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城郡

新城郡

①战国楚怀王时 (前328—前299) 置,治所在新城 (今河南伊川县西南)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 城浑 “遂南交于楚,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。”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一带。

②三国魏黄初元年 (220) 改房陵郡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房陵县 (今湖北房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房县、保康县和神农架林区北部地。南朝宋属梁州。南齐改为南新城郡。梁复为新城郡,后为岐州治。西魏改为光迁国。

③南朝宋分广汉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北五城县(今四川三台县)。南齐废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梓州复置,治所在郪县 (今四川三台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三台、射洪、盐亭三县及中江县东南地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为梓州。

④南朝梁置,属南朔州。治所在新城县 (今河南潢川县东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⑤东魏天平中置,属北荆州。治所在孔城 (今河南伊川县西南高山乡张村)。武定五年 (547) 徙治北荆州城 (即新城县,在今伊川县西南)。北齐天统五年 (569) 还治孔城。隋开皇初废。


(1)本为韩地,后入楚,怀王时(前328—前299)置为郡。以地名新城为名。辖境有今河南省伊川县一带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城浑“遂南交于楚,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”。(2)三国魏黄初元年(220年)合房陵、上庸等郡置,治房陵县(今湖北房县)。属荆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房县、保康、南漳、竹溪、竹山等县地。其后分西部置上庸郡,辖境缩小。南朝齐改为南新城郡。梁复为新城郡。属岐州。北周改为光迁郡。(3)隋大业初改梓州为新城郡,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为梓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南一百五十里。“桑”,藏语意为红铜。原属札布兰宗管辖。1919年以来英印开始入侵该地。

  • 丰利场

    北宋置,产盐,属利丰监。即今江苏如东县西北四十里丰利镇。旧属如皋县,清时设盐课大使。1945年划归如东县。即今江苏省如东县西北丰利镇。自宋至清皆设盐场,清驻盐课大使于此。

  • 蓬池

    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开封府尉氏县: “蓬池,在县北五里。按 《述征记》 曰:‘大梁西南九十里尉氏有蓬池。’ 阮籍有诗云,‘徘徊蓬池上,回首望大梁’。即此是也。”

  • 桥上桥

    原名赤水桥。在今陕西华县西赤水河上。桥身全部以花岗石条砌筑,下桥为七孔拱形石桥,上桥为九孔拱形石桥。据清光绪 《三续华州志》 载: 下桥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 (1660),竣工于康熙六年(1667)。后

  • 沈家庄

   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二十里林埭镇清溪桥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平湖县:沈家庄“在县东十里,亦曰沈塘, 与乍浦相近”。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,歼倭寇首领徐海于此。(1)古地名。故址在今浙江省平湖市东南

  • 洺水镇

    又名北洺水镇。北宋初置,属鸡泽县。在今河北威县北五十五里古城。金改置洺水县。

  • 余家堰

    五代南唐筑,在今江苏高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高淳县:余家堰“在县东南四十里。《旧志》亦以为五堰之一”。

  • 楚湘台 (臺)

   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靖州: 楚湘台,“洪武三十年,楚王、湘王奉诏讨苗,尝驻军于此”。

  • 天津桥

    隋大业元年(605)建于洛水上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正南洛水上。《尔雅》:“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。”故名。《元和志》卷5:“用大缆维舟,皆以铁锁钩连之。南北夹路,对起四楼,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。然洛水溢

  • 隆昌镇

    又作大来克屯。即今黑龙江省富裕县东南富路镇。1929年置富裕设治局于此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2: 富裕设治局 “距省治东北一百四十里,地当胡裕尔河南,旧名隆昌镇”。1933年改置富裕县。(1)在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