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斧山

斧山

一名福山。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北五里。《魏书·崔挺传》: 挺除光州刺史,“州治旧掖城,西北数里有斧山,峰岭高峻,北临沧海,南望岱岳,一邦游观之地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土场

    即今四川安县东南黄土镇。清嘉庆 《安县志》 卷11: 黄土场在 “城东二十里”。

  • 慈利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零陵县置,属崇州。治所即今湖南慈利县。明隆庆 《岳州府志》 卷7: 慈利县 “以土俗淳慈,得物产利”,因名。大业初属澧阳郡。唐属澧州。元元贞元年(1295) 升为慈利州,治

  • 火烟站

    元置,属横州路。在今广西横县西六十里郁江北岸。明改置驿。

  • 三磴山

   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襄陵县:三磴山在“县西南十五里。山长九十余里,其形三层,山之北有龙斗峪”。

  • 绛巴林寺

    或译作强巴林寺。又称昌都寺。在今西藏昌都县旁。明正统二年 (1437) 由藏传佛教格鲁派 (黄教) 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麦· 江森喜饶桑布兴建。是格鲁派在昌都地区建立的第一座寺院。麦·江森喜饶桑布的门徒

  • 湘湖市

    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南湘湖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2: 浮梁县有 “湘湖街”。

  • 归德墟

    即今广西平果县东北归德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归德土州图:归德土州驻地。

  • 东舍溪

    又名圻溪。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92宜兴县:“圻溪,今俗呼为罨画溪。在县南三十六里。源出悬脚岭,东流入太湖。”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一》:东舍溪“唐刺史李栖筠于溪南置贡茶舍,俗谓之东舍溪。又名五

  • 善应寺

    亦名翠微寺。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一处。位于翠微山西南隅平地上。明弘治十七年(1504) 建。清乾隆十四年 (1749) 改今名。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 卷6: “善应寺,殿佛不结趺,高几危坐,仪如中土。

  • 芦峰山

    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七十里云谷山,接武夷山市界,与西山对峙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芦峰山“山高万仞,四围峭削,绝顶平坦。宋乾道中,朱子更名曰云谷,筑草堂读书其下。有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