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米径
古水名。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24含山县:“斗米径水在县西南八十里。按:旧径历阳豪杰李子建当隋末杜伏威之起,从伏威守城,伏威分兵戍栅口,欲开路运粮以救军食,子建请以东关下开沟通黄港陂入历湖,率都下人各赍米一斗,功就米尽径成。馈运无阙,故谓之斗米径。”
古水名。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24含山县:“斗米径水在县西南八十里。按:旧径历阳豪杰李子建当隋末杜伏威之起,从伏威守城,伏威分兵戍栅口,欲开路运粮以救军食,子建请以东关下开沟通黄港陂入历湖,率都下人各赍米一斗,功就米尽径成。馈运无阙,故谓之斗米径。”
明置,属荣昌县。即今四川荣昌县西北铜鼓场镇。(1)在重庆市巫山县西南部。面积64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铜鼓包。人口300。清代建场。相传场侧山丘有一洞,每日定时有铜鼓响声,故名。原属
唐建,属黎州。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三交乡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黎州有三碉城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黎州安抚司:三交城“在飞越山下。唐时所筑。旧名三碉,后讹为三交”。
①亦作崇州。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改南梁北巴州置,治所在阆中县 (今四川阆中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86阆州: 隆州 “取其连冈,地势高隆为郡名。后魏 《典略》 云: 此州故有隆城坚险,因置隆州”。北
即今河南夏邑县东南胡桥乡。明嘉靖《夏邑县志》 卷1 《集店》: “胡家桥集,县东南二十五里”。
又名浏阳口。在今湖南长沙市北湘水东岸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“湘水又径刘口戍西,北对浏水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开平元年 (907),楚王马殷“命在城都指挥使秦彦晖将水军三万浮江而下,水军指挥使黄璠
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南。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东晋大兴初,李矩遣耿稚、张皮袭刘粲,“稚等袭败粲军,粲奔阳乡”。即此。确址待考,疑在今河南省获嘉县或修武县境。东晋太兴元年(318年)前赵刘粲为郭涌将耿雅所败,
在今广东五华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长乐县: 嵩螺山在 “县南九十里。峰峦连属,起归善、海丰,终于潮州,为一方巨镇。山出石,可煮铁”。
①西魏恭帝时改巴兴县置,为怀化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一百里郪口乡长江坝。《寰宇记》卷87长江县:“以界内大江为名, 即涪江。”隋属遂宁郡。唐属遂州。上元元年(760)移治明月山下凤凰川(今郪口乡
在今辽宁义县西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“寺观”:万佛堂在“(义州)城西十五里。有山俯瞰凌河。魏景明间,好事者于南岩石佛像,大小无数,故名”。石窟尚存。
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7城父县:扶阳故城“在县东北三十六里。汉韦贤封邑”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扶阳故城,“按《汉表》, 扶阳国在萧县,此城名偶同耳, 非故国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