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支硎山

支硎山

又称报恩山、观音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91苏州吴县:支硎“晋高士支道林遁迹,游憩其上,故有此名”。明洪武《苏州府志》卷2:“平石为硎, 山有平石,故因支遁以支硎为号。”山中有放鹤亭、白马涧等遗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卧佛院

    在今四川安岳县北六十里八庙乡南卧佛沟。在长达四里的沟内崖间,布满摩岩石刻佛像,在半岩上刻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槃像,长23米,头前刻 “卧佛” 字,上方有二十余躯造像,沟两侧岩壁上有一百三十九龛窟,造像

  • 东夏州

    ①北魏延昌二年(513)置,治所在徧城郡广武县(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、延川、宜川、延长、子洲、绥德、清涧、子长、米脂、甘泉、吴堡等市县地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名延州。

  • 三里城

    ①即今湖北大悟县北六十里三里城镇。清设外委驻防于此。清郑元善《宦豫纪事》:“《败游勇刘尚义记》云:‘三里城为湖北巨镇,商贾辐辏。’”②即今广西上林县东北六十里三里镇。明万历三年(1575)建。设思恩参

  • 赐支河首

    指今青海西南玛多、玛沁、达日等县境之黄河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 永元年间,周鲔等大败迷唐,“迷唐遂弱,其种众不满千人,远逾赐支河首,依发羌居”。

  • 白角山

    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永北厅》: 白角山“在厅城旧蒗蕖州(今县南衙门村)西南白角乡。《名胜志》: 乡以山得名”。

  • 宁西城

    北宋崇宁三年(1104)以林金城改名,属西宁州。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四十里。后废。北宋崇宁三年(1104年)以林金城改名,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。属西宁州。后废。

  • 邾瑕

    又作邾娄。春秋时鲁地。在今山东济宁市南。《春秋》: 哀公六年 (前489),“城邾瑕”。杜注:“任城亢父县北有瑕娄城。”古邑名。又作邾娄葭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济宁市东南。《春秋》哀公六年(前489年

  • 白泥营

    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白泥营“在府西百三十里,宏(弘)治六年设”。

  • 后蜀

    ①西晋末賨族李氏据蜀,史称后蜀,亦称成汉。建都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。②五代十国之一。后唐清泰元年(934),蜀王孟知祥称帝于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,国号蜀, 史称后蜀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和陕西南部、甘肃东南

  • 高塘郡

    ①南朝梁置,属晋州。治所即今安徽宿松县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改高塘县。②南朝梁置,属谯州。治所在高塘县 (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半塔镇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来安县地。北周时废。南朝梁置,治高塘县(今安徽宿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