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作山。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。南宋德佑初,蒙古兵陷建康(今南京市),转运判官赵淮起兵溧阳、宜兴间,屯据㞯山,阻长荡湖为固。即此。
①春秋纪地,后属齐。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六十里峿山之北。《春秋》: 庄公元年 (前693),“齐师迁纪郱、鄑、郚”。西汉置梧城县。②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。《春秋》:文公七年 (前620),“遂
即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 天监五年 (506),“青、冀二州刺史桓和前军克朐山城”。即此。南朝宋废朐县为朐山城。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锦屏山侧。
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奇伊利东南,为花剌子模属地。元太祖十四年 (1219),术赤率军攻占此地。
元置,治所在今泰国北部难府北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府。后废。
三国魏改辽队县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西北高坨子附近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毋丘俭传》:景初元年(237),“率幽州诸军至襄平,屯辽隧”。即此。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门内小仓山。本隋氏之园,清袁枚隐于此,改名随园。今已废。
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周塘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平乐县: “周塘在平乐县之东乡里。积水灌田,四时不涸。”
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北金坑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 金坑寨 “在县西百六十里。正德三年置,有小城,为戍守之所”。
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苏米图敖包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 特默图池 “在右翼中旗南一百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