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鼓岭
在今江西安远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安远县:打鼓岭在“县南十余里。岭势嵯峨,上有石鼓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打鼓岭“上有石鼓,相传旧与谯鼓相应”。
在今江西安远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安远县:打鼓岭在“县南十余里。岭势嵯峨,上有石鼓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打鼓岭“上有石鼓,相传旧与谯鼓相应”。
在今河北东光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东光县“有天胎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东光县:天胎山在“县南十里。土阜隆起,南临靳河。一名天台山”。
即今山东无棣县北大山镇。民国《无棣县志》卷2:大山桥“在大山南,距城六十里”。
在今江苏淮安市东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淮安府“拓塘城”条下:“又有刘王城,在府东南十里运河西岸。相传吴王濞所筑。”
1937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神木、府谷二县析置,治贺家川 (今陕西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39年迁沙峁镇 (今神木县东南沙峁乡)。1944年徙治温家川 (在今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境
即今河北阳原县东南二十里揣骨瞳镇。清乾隆 《宣化府志》 卷10西宁县: 南路有揣骨瞳。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2西宁县图: 东南有揣骨疃。
①北魏永安三年 (530) 置,治所在陇西郡襄武县 (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五里)。因渭水得名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、渭源、漳县、定西、武山等县地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初复置,天宝初改为陇西郡,乾元初复名渭州。
又作昂木仁、阿布林、将阿木凌宗。即章阿布林。治所即今西藏昂仁县。“昂仁”,藏语意为长沟。
即吴国。先秦国名。为周太王子太伯、仲雍所建,初都藩离(一作梅里,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),后迁都吴(今江苏苏州市)。春秋后期国力强盛,南败越国,并北上与晋国争霸。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。见“吴”。
金天会二年(1124)刘豫置,治所在牟平县(今山东烟台市东南宁海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大姑河以东地区。大定二十二年(1182)升为宁海州。金天会二年(1124年)刘豫置,治牟平县(今山东烟台市牟平区)
在今江苏丰县城东北五里梁楼村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 载:“高祖,沛丰邑中阳里人,姓刘氏,名季。父曰太公,母曰刘媪。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,梦与神遇。是时雷电晦冥,太公往视,则见蛟龙于其上。已而有身,遂产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