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怀远镇

怀远镇

①隋置,为怀远县治。治所即今辽宁辽中县(辽中镇)。《隋书·高丽传》:大业十年(614)炀帝征高丽,“至辽水, 高丽亦困弊, 遣使乞降。……帝许之,顿于怀远镇,受其降款”。唐于此设怀远守捉。

②北宋改怀远县为镇,即今宁夏银川市老城。为河外五镇(城)之一。天禧四年(1020),党项族首领李德明于此置兴州,建为国都。

③即今广西宜州市西北怀远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④即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二》:怀远镇“在崇庆州西。昔为土番出没之地。本朝乾隆五十五年设州同驻此”。民国初改置县佐。


(1)古镇名。(1)隋置,在今辽宁省辽中县。隋大业七年(611年),炀帝攻高丽,屯军粮于怀远镇,即此。(2)宋初废怀远县为镇,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。为河外五镇(城)之一,屏障灵州。北宋咸平四年(1001年)为李继迁所取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中部偏西北。面积240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和街,人口 6000。1950年置镇。1950—1958年为县人民政府驻地。产稻、甘蔗、柑橙等。特产“怀远风炉”。有集市贸易市场。境内有广西维尼纶厂等大中小型工厂。街道多有骑楼。黔桂铁路在此设站。有干线公路通市区。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1930年两次征战至此。(2)在四川省崇州市中部偏西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怀远,人口1.1万。古名横原镇,清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改今名。东晋为晋原县治。1950年为怀远乡,1958年为怀远公社,1963年分设怀远镇、怀远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85年怀远乡并入。1992年西山乡及何家乡七村并入置镇。盛产锦橙、血橙、蜜橘、梨、桃等水果及茶叶。有藤编、竹编、棕刷等传统手工艺品。有水泥、石灰、土陶、造纸、印刷、机砖、采煤等业。风味小吃豆腐莲子、冻糕、叶儿粑被誉为“怀远三绝”。大都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洄澜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契州

    唐六胡州之一。调露元年 (679) 以处突厥民置,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或鄂托克前旗境。神龙三年 (709) 属兰池都督府,寻改为县。开元十年(722) 复置。后废。

  • 腾云 (雲)洞

    在今贵州凤冈县南三十里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“平地突起一峰,四面险阻,中通一孔,仅可容人。入数十步,洞中高阔各五七丈,左右有罅通明者五。” 一名太极洞。

  • 昌国

    邑名。又名昌城。战国时齐地,后入燕。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南五里昌城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惠文王二十五年 (前274),“燕周将,攻昌城、高唐,取之”。又,《乐毅传》: 燕昭王 “封乐毅于昌国,号为昌

  • 独山县

    1913年改独山州置,属贵州黔中道。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在贵州省南部,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2445平方千米。人口32.9万。辖8镇、10乡(含3民族乡

  • 四海

    ①指中国四周的“海域”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四海会同。”本为泛称之词,九州之外,即为四海。《礼记·祭义》 具体提到东海、西海、南海和北海,不过对举而言,没有确指海域。后人因文求实,直以四海为环绕中国四周

  • 张家坝

    在今湖南保靖县西南百里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金口站

    元置,为水站,在今湖北武昌县西长江东岸之金口镇。元置。水站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西金口。明废。

  • 谈家洲

    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长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镇江府丹徒县: 谈家洲在 “府西北六里江中。近时新积沙洲也。横列大江,为京口扼束之地。《江行记》: 大江东下,金山扼其中流,江水两分,自山而东,中流稍缓,

  • 威海卫市

    1945年置,属山东省。即今山东威海市。1948年改为威海市。1950年改威海县。1951年复改威海市。旧市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置威海卫行政办事处(县级)。1945年改置威海卫市(专区级)

  • 北舞渡镇

    即北舞镇。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。北魏为北舞阳县治。隋、唐为北舞县治。在河南省舞阳县北部、沙河南岸。面积43.2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北舞渡,人口 6630。汉、魏为定陵县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