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宿川
在今陕西长安县南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4: “御宿苑,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。汉武帝为离宫别馆,禁御人不得入。往来游观,止宿其中,故曰御宿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德元年 (763),吐蕃入长安,“郭子仪引三千骑自御宿川循山而东”,即此。
古水名。又作篽宿川。即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石砭峪。西汉武帝时起离宫别馆于此。
在今陕西长安县南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4: “御宿苑,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。汉武帝为离宫别馆,禁御人不得入。往来游观,止宿其中,故曰御宿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德元年 (763),吐蕃入长安,“郭子仪引三千骑自御宿川循山而东”,即此。
古水名。又作篽宿川。即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石砭峪。西汉武帝时起离宫别馆于此。
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。隋铁杷县、唐宋遂溪县治此。明洪武三年(1370)移湛川巡司于此。
驿站名。元置,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西南连山关镇。
五代时十国之一。五代梁贞明三年 (917),南海王刘隐之弟刘涉 (䶮) 称帝, 国号大汉, 改元乾亨,都于兴王府 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、广西、海南三省区及湖南桂阳、永兴、桂东
即今山西平顺县东南玉峡关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玉峡关“在壶关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旧曰风门口,在隆虑万山之巅,势极险峻。明嘉靖八年置,今裁”。又作风门口。明置。在今山西省平顺县东南,地处林虑山之巅,势极
即今山西绛县东北范村。《清一统志 ·绛州》: 范村寨 “在绛县东十五里。今筑为堡”。
即今山东宁津县东柴胡店镇。清光绪 《宁津县志》 卷2: “邑东十六里柴胡店。”
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三十里辛寨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临朐县图》:东南有辛砦。
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其宗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 置其宗喇普土把总。
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南黄水镇。清嘉庆《双流县志》 卷2 《驿传》: 黄水河站 “在治南十五里”。
西藏古代族部名。《敦煌吐蕃文书》 载: 悉补野部落始祖聂墀赞普为 “蕃地区六牦牛部首领”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 载: “发羌、唐牦等绝远,未尝往来。” 唐牦当为六牦牛部之一,故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雅隆河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