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胜堡
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六十五里得胜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得胜堡在 “府北五十里。嘉靖二十年置,万历二年增修,周三里有奇”。
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六十五里得胜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得胜堡在 “府北五十里。嘉靖二十年置,万历二年增修,周三里有奇”。
一作苧溪。在今浙江德清县东,流入苕溪,北流注入太湖。《宋书·始兴王濬传》: 太湖地区大水,姚峤议 “从武康紵溪开漕谷湖,直出海口,一百余里,穿渠浛必无阂滞”。
亦作斡里扎河。即今蒙古国东方省北部之乌勒吉河 (乌尔扎河)。《元朝秘史》 卷4: 金命王京丞相 (即完颜襄) 征塔塔儿 (即阻䪁), 将塔塔儿人逆着浯勒扎水追来。
即今湖南衡南县 (驻衡阳市) 西南八十四里泉湖镇。清属清泉县。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清泉县图: 衡州府西南有泉湖市。
在今江西安福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阎水 “在安福县东三十里。源出阎岭,流入王江口”。
即六归河。今贵州大方县西南六冲河。《明史·李橒传》:天启二年(1622)安邦彦叛军“东渡陆广河,直趋贵阳”。
①北宋置,属黄冈县。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9黄州:沙湖,“东坡云,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”。后废。②即三湖镇。今江西新干县北赣江西岸三湖镇。(1)在湖北省仙桃市东南部。面积277平方千米。
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南河口镇。清同治《六安州志》卷5:两河口在“州南八十里”。
北魏熙平二年(517)建,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北十六里大力山下巩县石窟寺。东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及北宋,相继在此凿窟造像。宋代名十方净土寺。清改名巩县石窟寺。又称十方净土寺。北魏熙平二年(517年)建,在今
又作武周川水。即今山西左云县北之十里河, 东流至大同市南入御河。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武州川水 “又东南流,水侧有石祇恒舍并诸窟室。……径平城县南,东流注如浑水”。
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北烽火岛。见于清 《海国闻见录》。村名。在陕西省礼泉县东部、泾河西岸。属烽火镇。人口1200。原名白灵宫。1956年成立烽火高级农业社,闻名全国,村遂改今名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盛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