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芳淀
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张家湾南、漷县镇西一带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“辽每季春,弋猎于延芳淀……延芳淀方数百里,春时鹅鹜所聚,夏秋多菱芡。”清光绪《通州志》卷2:延芳淀,“《旧志》云在州南漷县西十里。……近南海子有延芳村,或即此淀”。
在今北京市通州区西南。其淀方数百里,春时鹅鹜所聚,夏秋多菱芡。辽代帝王常巡游、春猎于此。后改名鸳鸯淀。
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张家湾南、漷县镇西一带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“辽每季春,弋猎于延芳淀……延芳淀方数百里,春时鹅鹜所聚,夏秋多菱芡。”清光绪《通州志》卷2:延芳淀,“《旧志》云在州南漷县西十里。……近南海子有延芳村,或即此淀”。
在今北京市通州区西南。其淀方数百里,春时鹅鹜所聚,夏秋多菱芡。辽代帝王常巡游、春猎于此。后改名鸳鸯淀。
在今云南华宁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宁州:木角甸山“在州东百三十里。地名备乐村。产芦甘石。旧封闭,嘉靖中,开局铸钱,取以入铜, 自是复启”。
即今山东东南部、江苏北部之沭河。《周礼· 职方》 青州: “其浸沂沭。” 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琅邪郡东莞县下作 “术水”。《水经·沭水注》: “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。……又南径东海厚丘县……分为二渎
即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。清宣统元年(1909)设同普委员管辖,属四川省。宣统三年(1911)置同普县。
①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、陕西府谷县西北之清水川,为黄河小支流。《清 一统志·榆林府一》: 清水川 “在府谷县北五十里。自西北沙漠界流入,径清水堡,过欢喜梁,折而东流,又东南注于河。边方士骑,赖以汲饮
即今江苏泗阳县东北五十里里仁乡。清乾隆《淮安府志》卷5:桃源县有里仁集。
亦名石门关。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南三十里。元人以此为居庸北口,上有城并设官兵戍守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隆庆州:八达岭“在州城南三十三里居庸关外”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上:“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,若建瓴,若窥
又名重山。在今江西上饶、横峰二县之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上饶县: 重山 “在府城北。其脉由灵山来, 重峦叠, 岧峣峻绝。 谢枋得因以叠山为称”。
位于湖北、河南、安徽三省边界地区。第 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,1927年11月,共产党人潘忠汝、吴光浩、戴克敏、曹学楷等领导黄安 (今红安)、麻城农民起义,建立革命武装,开展游击战争。1928年至19
在今四川广元市区北八里嘉陵江东岸。原为古蜀道上的“石柜阁”。始建于南北朝,迄清咸丰年间。以隋唐居多。原有造像一万七千余尊, 1935—1936年修川陕公路,毁去大半。现有石刻南北长200余米,最高处约
① 一作莲芍县。西汉置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来化镇村。三国魏属冯翊郡。隋大业元年 (605) 废入下邽县。②南朝宋元嘉六年 (429) 侨置,属冯翊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北。西魏改为蓝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