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师宗县

师宗县

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)降师宗州置,属广西直隶州。治所即今云南师宗县。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


在云南省东部,东南隔清水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。属曲靖市。面积 2858 平方千米。人口35.4万。辖5镇、4乡(含3民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丹凤镇。原为部族名,后为县名。汉为譽郡漏江县地。三国蜀汉属建宁郡。唐为陇堤县地,属南宁州,后废。南诏为师宗部,属拓东节度。宋大理属石城郡。元至元二十七年(1290年)以师宗部改置师宗州,属广西路。明属广西府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降为师宗县,属广西直隶州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师宗州,在(广西)路之东南。昔爨蛮逐僚、��等居之;其后师宗据匿弄甸,故名师宗部。”1914年属蒙自道,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0年属宜良专区。1954年改属曲靖专区。1960年裁入罗平县,1962年析出复置。1970年属曲靖地区,1997年属曲靖市。地处滇东喀斯特高原。篆长河往东北流,金马河往西南流。南部受南盘江及其支流五洛河、设里河切割,形成长梁状山谷相间的地貌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稻、小麦、荞麦、马铃薯、烟草、油菜籽为主,并产花生、甘蔗、苡仁等。为全国烤烟生产基地县和省柑橘生产重点县之一。高良水牛为优良畜种。工业有采煤、化肥、农机、轴瓦、酿酒、造纸、水泥、木材加工、发电、烤烟等。特产有“云师酒”、“师宗红橘”、“五龙生姜”、鸡、松茸等。南昆铁路及昆江、师弥、以炭等公路纵横县境。名胜古迹有通玄洞、飞来寺、万寿山、西华寺、何辅龙墓、李璜碑、响水瀑布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丁家山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民国《西湖新志》卷2:丁家山“俯瞰全湖,水天一碧,又名一天山;西沿麦岭,三面无邻,又名小孤山”。清雍正九年(1731)辟磴道数十级,以达山顶。山下有水竹居(刘庄)。又称一天山。在浙

  • 司马站

    元置,即今山东沂南县东北司马。元置,即今山东省沂南县东北司马。明废。

  • 弓兵营

    在今福建南平市旧城西水门外。南宋嘉定五年(1212)建。元废。

  • 芳塘河

    即今江西宜丰县西长堘港。《清一统志·瑞州府》:芳塘江“在新昌县(故治在今宜丰县西四十里)。源出黄蘗山。又有长神江,在县西七十里,东流合焉。由杨木港口入蜀水”。

  • 望州山

   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4盱眙军: 望州山 “在盱眙县南五里五道港,此自南而望,见泗州城,因名望州山”。②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南。《水经·夷水注》: 丹水 “出西南望州山,山形竦峻,峰秀甚高

  • 史家岗支线

    在今山西定襄县东,从忻窑支线的蒋村至史家岗。长7.9公里。 日伪于1940年修筑。1944年被拆除。

  • 白竹山

    在今湖南桂阳县西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1桂阳军:白竹冈“下有狮子岩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作“白竹山”。

  • 普陀峒

    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大理府浪穹县: 普陀峒在 “县 (今洱源县) 东南十五里,为往来要隘之地,有巡司戍守”。清仍设巡司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 作蒲陀崆。

  • 白沙铺市

    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北四十里白沙铺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兴国州西北有白沙铺市。

  • 石乳山

    在今湖北恩施市北、建始县西北与四川奉节县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石乳山在“卫西百七十里。周百余里。山石层叠,多生石乳而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施南府》:石乳山在“建始县西十五里。山石层叠,多生石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