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施山
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施秉县:巴施山在“县东北二十五里。其山圆耸插天,状如卓笔”。
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施秉县:巴施山在“县东北二十五里。其山圆耸插天,状如卓笔”。
在今山东蒙阴县境。源出蒙阴山,东北流会桑泉、堂阜二水入于沂。《水经·沂水注》: “桑泉水又东南,右合蒙阴山水。水出蒙阴山,东北流……又东南入沂。”
一作凤边门。又名边门口,简称边门。清置,即今辽宁凤城市南边门镇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:凤凰城边门在“凤凰城西南十里”。
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)建,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。在今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五十乡。藏语全称“郭隆弥勒洲寺”,简称“郭隆寺”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。初建嘉色寝宫、大经堂及一部分僧舍
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七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6蒙化府:石母山“在府城北七十里。产石黄(《方舆纪要》作“出石黄及雄黄”),下有泉,为赕中溪,南入罗盘江”。
即滍水。今河南之沙河。为汝河支流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 更始元年 (23),光武击王莽将王邑、王寻,“从 (宛) 城西水上冲其中坚,寻、邑阵乱,……莽兵大溃,走者相腾践,奔殪百余里间。会大雷风,屋瓦
元初置,属女直水达达路。治所斡朵怜 (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中下游西岸一带。明改置斡朵伦卫。元置,治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牡丹江入松花江河口西岸马大屯。明永乐十一年(14
西汉宣帝时凿,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。《汉书·西域传下》: “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,遣使者案行表,穿卑鞮侯井以西,欲通渠转谷,积居庐仓以讨之。”
①在今甘肃礼县东南三十里。清乾隆《直隶秦州新志》卷2礼县:水磨川“地有水磨故名。今新置有店铺,乃蜀陇孔道”。②一名郭河。即今甘肃永昌县、金昌市境之金川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永昌卫:水磨川“水势汹激,能
北宋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天水市境。
唐武德七年(624)改睦州置,治所在雉山县(今浙江淳安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建德、淳安、桐庐等市县地。八年(625)废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改睦州置,治雉山县(今浙江淳安县西)。辖境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