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平县
①隋开皇十年 (590) 改武定县置,属交趾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为武平县。
②唐至德二年 (757) 改崇安县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。寻属爱州,唐末废。
古县名。(1)隋开皇十年(590年)改武定县置,治今越南永富省永富东南平州,属交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武平县。(2)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崇安县置,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,属爱州。后废。
①隋开皇十年 (590) 改武定县置,属交趾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为武平县。
②唐至德二年 (757) 改崇安县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。寻属爱州,唐末废。
古县名。(1)隋开皇十年(590年)改武定县置,治今越南永富省永富东南平州,属交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武平县。(2)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崇安县置,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,属爱州。后废。
春秋时小国。在今山东莱芜市东二十里。《春秋》:桓公十五年(前697),“邾人、牟人、葛人来朝”。杜注:“牟国,今泰山牟县。”古国名。春秋封国。在今山东省莱芜市东。《春秋》桓公十五年(前697年):“邾
山名。亦名砥柱山、三门山。在今山西平陆县东、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。为黄河漕运极为艰险之处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底柱析城,至于王屋。” 即此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 武帝时,河东守番系言: “漕从山东西,岁
在今四川内江市西南白马镇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内江县: 黄市井 “在县西南二十里。产盐。宋志云: 内江有六十六盐井,此其一也。今有黄市井盐课司”。古盐井遗址尚存。
1920年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在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东北奇乾乡。1921年改为奇乾县。1920年由奇雅河卡伦地方设置,治奇乾河(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奇雅河)。1921年升县。
①即今老牛河。源于今河北承德县北,西南流至下板城北入滦河。《水经·濡水注》:五渡水“北出安乐县丁原山,南流径其县故城西,本三会城也。其水南入五渡塘……又南流注于濡”。即此。②又名夫溪、扶溪。在今广东仁
古建康城巷名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中华门外。《文选》卷5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长干延属。”刘渊林注:“建业南五里,有山岗,其间平地,吏民杂居,东长干中有大长干、小长干, 皆相连。大长干在越城东,小长干在越
地区名。即河西。指今甘肃、青海黄河以西地区。《晋书·张轨传》: “永宁初,出为护羌校尉、凉州刺史,于是鲜卑反叛,寇盗以横,轨到官,即讨破之,斩首万余级。遂威著西州,化行河右。”古地区名。又称河西。指今
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)置,属永昌府。治所即今云南龙陵县。傣语称“勐龙”,意为陵墓区,音译“龙”,重复意译“陵”,因名龙陵。1913年废为县。
在今山东曲阜市东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初,季孙为己树六槚于蒲圃东门之外。” 又,十九年(前554),“公享晋六卿于蒲圃”。又,定公八年 (前502),“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”。即此。
明景泰三年 (1452) 析青田县置,属处州府。治所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 (鹤溪镇)。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60年撤销,1984年改置景宁畲族自治县。古旧县名。明景泰三年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