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峰
即今福建泰宁县西北峨眉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泰宁县: 峨眉峰 “在县北五十里。周围数十里,高数千丈。类蜀之峨眉”,故名。
在福建省泰宁县西北部。属杉岭。由凝灰岩、安山岩构成。西北—东南走向。主峰海拔1714米。因山势陡峭,奇秀可比美四川峨眉山而得名。林木繁茂,多珍稀树种。海拔630~1100米。有纯杉林分布。产中药材,有华南虎等珍稀动物。
即今福建泰宁县西北峨眉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泰宁县: 峨眉峰 “在县北五十里。周围数十里,高数千丈。类蜀之峨眉”,故名。
在福建省泰宁县西北部。属杉岭。由凝灰岩、安山岩构成。西北—东南走向。主峰海拔1714米。因山势陡峭,奇秀可比美四川峨眉山而得名。林木繁茂,多珍稀树种。海拔630~1100米。有纯杉林分布。产中药材,有华南虎等珍稀动物。
在今河北曲周县西南东大由村。《清一统志·广平府二》:大繇镇“在永年县(今永年县东南城关镇)东二十五里。……旧皆有城,今圯”。
即枫桥。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西枫桥镇东。宋周遵道 《豹隐纪谈》: “旧作封桥,后因唐张继诗,相承作枫。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,背有封桥常住字。”见“枫桥”。
又名注江。在今湖南永兴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“潦溪水”条下:四十二渡“水源出县西之乾溪,流四十里,灌田八十顷,俱西入耒阳县界,注于耒水”。
北宋置,属延安府。即今陕西子长县驻地瓦窑堡镇。
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车城乡。原名柴城。连横《雅言》:“柴城,在恒春辖内。林爽文之役,凤山庄大田起兵应。及败窜琅,参赞大臣海兰察逐之,驻军于此;伐木立栅,因称‘柴城’。俗误‘车城’,音相
唐置,在今陕西略阳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2兴州顺政县:“兴城关,在县南五里。”在今陕西省略阳县南。唐属顺政县。
在今湖南石门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石门县“石门山”条下:“又县东一里有天门台山,顶方正如台。二小溪合流,台下为天门桥。”
元置,为沙井总管府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红格尔苏木(希拉莫仁庙)西南古城。明初废。
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南十里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清苑县 “有抱阳山”。《清一统志 ·保定府二》引 《旧志》: “两峰环抱南向,中谷温和,隆冬冰雪不积,故曰抱阳。又以花木蓊翳,亦曰花阳。有石洞数十处。又有龙
①元置,治所在今贵州剑河县东北南明镇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废。②明洪武五年(1372)改南木洞长官司置,属思州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。后属黎平府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