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峡州

峡州

北宋改硖州置,治所在夷陵县 (今湖北宜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长阳、远安等市县地。建炎中,移治石鼻山 (今宜昌县西北); 绍兴五年 (1135) 复还旧治。端平元年 (1234) 徙治于江南。元复还江北旧治,改为峡州路。明太祖甲辰年(1364) 改为峡州府,九月复为峡州。洪武九年(1376) 改为夷陵州。


又作硖州。北周武帝改拓州置,治夷陵县(今湖北宜昌市夷陵区,唐贞观时移治今宜昌市,南宋端平初移治江南岸,元仍移治江北)。因扼三峡之口得名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昌、宜都等市及远安县、枝江市西部。隋大业初改置夷陵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为硖州,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昌、宜都、长阳等市县及远安、枝江县西部。天宝初又改夷陵郡,乾元初再为硖州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升为峡州路。至正二十四年(1364年)朱元璋降为峡州府,同年降为峡州直隶州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为夷陵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良非川

    今青海共和县之恰卜恰河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调露元年(679),“赞婆、素和贵率兵三万攻河源,屯良非川。(李)敬玄与战湟川,败绩”。古水名。约在今青海省湟源县西佛海、巴燕地带。《新唐书·高宗本纪》:开

  • 西下密城

    在今山东潍坊市西二里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移下密县于此。以其在故下密县城(今潍坊市)之西,故称西下密。大业初复还旧治,改名北海县。

  • 小溪村

    即今安徽歙县南小溪乡。清乾隆《歙县志》卷1《都鄙》有小溪村。

  • 和昌城

    在今四川宣汉县东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唐贞观元年 (627),宣汉县 “自和昌城移治新安,属通州”。

  • 散花洲

    在今湖北黄石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3兴国军: 散花洲 “在大冶县大江中流之南。世传周瑜败曹操于赤壁,吴王迎之,至此酾酒散花以劳军士,故谓之吴王散花洲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大冶县: 散花洲 “在西塞

  • 南坟驿

    即今辽宁本溪市南六十里南芬乡。清初设驿。民国徐曦 《东三省纪略》 卷8南满铁路: “南坟驿距桥头驿十六里。”

  • 孟诸

    即孟猪。泽薮名。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、虞城县西北。春秋属宋。《尔雅·释地》: “宋有孟诸。” 郭璞注: “今在梁国睢阳县东北。” 《元和志》卷7虞城县: “孟诸泽,在县西北十里,周回五十里。”古泽薮名。

  • 保安营

    清道光二十年 (1804) 置,在今四川越西县北七十里保安藏族乡北。《清史稿·土司传》: 同治末,越嶲彝族反,“前锋罗应旒出清溪,抚大树堡、左右王岭各土司,进驻保安”。即此。

  • 五陵集

    即今河南汤阴县东南五陵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4:咸丰七年(1857)十一月,“复有东省土匪……窜汤阴县境之五陵集”。

  • 红崖砦

    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北十里红崖山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二》:天启间,讨奢崇明之乱,“进克其(永宁)城,降贼二万。复进拔红崖、天台诸囤寨,降者日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