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白阳堡
明宣德五年(1430)筑,在今河北宣化县东北六十里小白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:小白阳堡“其边墩马圈儿、石塘子为最冲”。
明宣德五年(1430)筑,在今河北宣化县东北六十里小白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:小白阳堡“其边墩马圈儿、石塘子为最冲”。
即今广东饶平县东南柘林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饶平县: 柘林寨 “在县南大尖峰西南。有柘林澳,西北去府城百三十里,置寨于此,为戍守要地。《海防考》,柘林波连南澳,跨闽粤之交,海寇恒窥伺于此,往来
即今安徽绩溪县西北之大源河。宋淳熙 《新安志》 卷5绩溪县: 常水 “出黄蘖山,南流五十里合扬之水入歙县界。溉田一顷三十亩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绩溪县 “扬之水” 条下: “常水在县西北。源出歙县界
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南六十六里龙港镇。清设龙港市汛,有把总驻防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东燕县置,属滑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。大业初属东郡。唐属滑州。金属卫州,徙治华里店 (今延津县北胙城乡)。贞祐五年 (1217) 徙治宜村 (今延津县胙城西),
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四十里永陵镇西北启运山南麓,为清帝先世祖陵。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(1598)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)改名永陵。见“清永陵”。
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南。清乾隆《陆丰县志》卷3:崇祯八年(1635),“熊文灿檄闽帅统舟师合击香寇于田尾远洋,香遂伏诛”。在今广东省陆丰市东田尾角外海湾。
一名甑山。在今湖北汉川县东南,汉水南岸。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吴伐楚,楚子常“乃济汉而陈, 自小别至于大别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川县:小别山“县南十里。山形如甑,亦名甑山”。古山名。见“甑山”。或以为
①北魏改平原郡为东平原郡,治所在梁邹城(今山东邹平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邹平、高青等县地。北齐并入广川郡(改名东平原郡)。②北齐改广川郡置,治所在武强县(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、
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北十二道沟乡。清光绪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:临江县东南有十二道沟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7:“十二道沟铁矿在十二道沟迤东之十二道湾,质性甚优。”
在今河北涿鹿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宣化府》: 美峪关 “在保安州 (今涿鹿县) 南六十里。西南通蔚州界。旧曰美峪所,本在保安卫西,明景泰二年移置于此”。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。明景泰二年(1451年)徙美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