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春郡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寿州置,治所在寿春县(今安徽寿县)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寿州。
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寿州置,治寿春县(今安徽寿县)。辖境同寿州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寿州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寿州置,治所在寿春县(今安徽寿县)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寿州。
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寿州置,治寿春县(今安徽寿县)。辖境同寿州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寿州。
在今四川甘孜县城西二十里雅砻江北岸山腰。始建于清代,为藏传佛教寺院。1936年红军到此,成立博巴政府(“博巴”系藏语,意为藏人),该寺活佛格达被选为副主席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格达被选为西南军政委员
辽开泰三年 (1014) 置,在今辽宁普兰店市附近。金废。辽开泰二年(1013年)置,治今辽宁省普兰店市附近。属东京道。金废。
金置,属屯留县。在今山西屯留县东北二十里寺底村。古镇名。即今山西省屯留县东北常村。金属屯留县。明改今名。
①又名潧水、鄫水。即今河南新密市东溱河。《诗经·郑风·溱洧》: “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”《说文》: “溱水在郑国,南入于洧。”②即今河南确山县西南溱头河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,亦谓
①在今河北宣化县西南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:十八盘山“以高峻盘折而名”。②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前屯卫:十八盘山在“卫北九十里。萦回曲折,十有八盘”。③在今河南舞阳县南八十
①在今湖北襄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襄阳县:土门山“在府西四十里。其形如门”。②在今陕西耀县东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北地郡土门县:“有土门山。”《元和志》卷2华原县:土门山:“在县(即今耀县)东南四里
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南大墅镇。清康熙《全椒县志》卷3:大墅街市“西七十里”。
①古地区名。泛指陇山以西地区。古代以西为右,故名。相当今甘肃陇山、六盘山以西,黄河以东一带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延熹二年(159),以段颎为校尉,“时烧当八种寇陇右,颎击大破之”。唐陇右范围扩大,兼指
清宣统三年 (1911) 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西藏洛隆县西硕般多。后属西康省川边道。“硕督”,藏语意为险岔口、税官岔口。旧县名。清宣统三年(1910年)置硕般多理事官。1913年改置硕督县,治硕般多
即今湖北黄梅县东北四十里停前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