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墨亭
①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焦山上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镇江府: 宝墨亭,“苏子美诗: 山阴不见换鹅经,京口今传瘗鹤铭”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府二》:宝墨亭 “以贮王奂之所集右军书陀罗尼经幢,及华阳真逸瘗鹤铭”。
②在今河南睢县北四里北关村西乾明寺旧址。《清一统志·归德府二》: 宝墨亭 “宋苏轼适岭表,信宿于此,书 《洞庭春色》、《中山松醪》 二赋。后人刻于石,建亭以覆之”。
①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焦山上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镇江府: 宝墨亭,“苏子美诗: 山阴不见换鹅经,京口今传瘗鹤铭”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府二》:宝墨亭 “以贮王奂之所集右军书陀罗尼经幢,及华阳真逸瘗鹤铭”。
②在今河南睢县北四里北关村西乾明寺旧址。《清一统志·归德府二》: 宝墨亭 “宋苏轼适岭表,信宿于此,书 《洞庭春色》、《中山松醪》 二赋。后人刻于石,建亭以覆之”。
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南四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: 枫亭溪 “其源有二: 一出皁洋,合吴坑水而下为焦溪; 一出新岭,东流为沙溪。合流南出枫亭市曰双溪口,又东北为太平港,由莆田县界入海”。
一作庸。西周封国。在今河南新乡县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 “河内本殷之旧都。周既灭殷,分其畿内为三国,《诗·风》 邶、庸、卫国是也。鄁,以封纣子武庚; 庸,管叔尹之; 卫,蔡叔尹之。以监殷民,谓之三监
①唐方镇名。唐咸通九年 (868) 置,治所在邛州 (今四川邛崃市)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九年 (868),“以 (李) 师望为嶲州刺史,充定边军节度,眉、蜀、邛、雅、嘉、黎等州观察,统押诸蛮并统领
在今山西汾西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汾西县: “县东十五里有轰轰涧,涧东南有潭,深不可测,涧中又有穴,龙嘘气出入,其声如雷,因名。”
一名阿格山。在今新疆且末县西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62:阿格山“阿格塔克水出焉。……在于阗县境东南。缠回谓后为阿格,谓山为塔克,犹华言后山也。其地产金。积雪不消,瘴疠尤甚,采金者惟夏月可入”。
明泰昌初(1620) 为避光宗朱常洛讳改常州府置,直隶南京。治所在武进县 (今江苏常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、无锡、江阴、武进、宜兴等市县地。清复名常州府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回龙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顺天府:元福宫在“府北三十二里,道出昌平。永乐以后,车驾巡幸,每为驻顿之所。弘治十七年置宫于此。俗呼回龙观”。
北宋置,属安化县。即今甘肃庆阳县西北五十里阜城村。元丰四年 (1081) 废。
北周宣政元年(578)置,治所在汲郡(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)。隋开皇初郡废,大业初改为汲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卫州。贞观元年(627)移治汲县(今卫辉市)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汲郡,乾元元年(
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四十里赤湖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浦县:赤湖城“元末,李志甫作乱,巨族曾仁礼率众筑城以御之。后圯。正德中,寇乱,居民复修完之,周六里有奇”。元末筑,即今福建省漳浦县东赤湖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