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昌镇

安昌镇

在今山西长治市北安昌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“神头镇“条下:安昌镇“在(潞城)县西二十里”。


(1)在浙江省绍兴县西北部。面积2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昌,人口 8900。据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羊石山石佛庵碑,唐中和间武肃王镠以八都兵屯羊石寨,平刘汉宏及获童昌,因名安昌。1949年置镇,1958年后改公社,1983年复置镇。1992年大和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有麻鸭、干菜毗猪肉、霉毛豆、酱鸭等特产。有纺织、印染、五金、机械、化工、电器、食品、酿造、建材等厂。杭甬高速公路经此。公路通绍兴市区。(2)在四川省安县东北部。面积100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昌,人口4万。以处安昌河畔得名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起为安县治。1940年置安昌镇,1950年为乡,1952年置镇。1958年为城关公社,1962年复为安昌镇。2000年县人民政府迁花荄镇。有丝绸、印刷、食品、工艺、酿造、竹编等厂。安北、安德、绵安等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龙泉砾宫、汶江石林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隋安县

    隋开皇十九年 (599) 置,属藤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。大业初属永平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属藤州。贞观末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九年(599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北,属藤州。唐贞观

  • 思善侯国

    东汉章和二年 (88) 析城父县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南八十里古城集。三国魏改为思善县。东汉章和二年(88年)析城父县置,治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。属汝南郡。三国魏时国除为县。

  • 小黄

    战国魏邑,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北。《战国策·秦策》:黄歇说秦昭王曰,“以临仁、平兵(丘)、小黄、济阳婴城,而魏兵服矣”。西汉置小黄县。古邑名。又作黄。战国魏邑,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北。《战国策·秦策》:黄歇

  • 洽水城

    在今广东怀集县东北洽水镇。清设洽水汛。在今广东省怀集县东北。清时设兵防守。

  • 虎头岩

    在南宋临安城 (今浙江杭州市) 钱塘门外,介于宝岩定业寺后山。葛澧 《钱塘帝都赋》 云:“岩则虎头。” 故老传云: “此山旧有岩石突出,如虎头形,吴越钱王纳土后,奏有望气云,杭州西湖有虎头形胜,遂命匠

  • 昌元县

    唐乾元元年 (758) 置,属昌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荣昌县西北。大历六年 (771) 废。十年(775) 复置,为昌州治。五代后蜀广政十七年 (954)以寇焚荡移治罗市镇 (今荣昌县西北盘龙镇东南昌州镇)

  • 岳西县

    1936年由潜山、太湖、舒城、霍山四县析置,属安徽省。治所在朱屋庙 (衙前街),即今安徽岳西县。在安徽省西部、大别山主峰南麓。属安庆市。面积 2398 平方千米。人口40.1万。辖13镇、15乡。县人

  • 三峡山

    指今四川奉节县东至湖北宜昌市西长江三峡之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48奉节县:三峡山“谓西峡、巫峡、归峡。俗云:巴东三峡巫峡长,清猿三声泪沾裳。即禹疏以导江也,绝峻万仞,瞥见阳光,不分云雨”。

  • 观泽

    一作观。战国魏邑。后属赵。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武灵王九年(前317),“齐败我观泽”。即“观”。

  • 略阳川水

    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之北河和秦安县之五营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略阳川水 “出陇山香谷西,……又西径略阳道故城北,……又西南得水洛口,……又西北流入瓦亭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