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知祥墓
五代后蜀皇帝的陵墓。史称 “和陵”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北郊十四里磨盘山南麓。
在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磨盘山麓。为五代后蜀皇帝孟知祥墓,称和陵。1971年发掘。用青石砌成三个并列的穹窿顶,构成墓室,结构独特。主室居中,高8.16米,直径6.5米。青石棺台横置中央,棺座周围有石刻力士、龙凤等,刻工精细。
五代后蜀皇帝的陵墓。史称 “和陵”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北郊十四里磨盘山南麓。
在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磨盘山麓。为五代后蜀皇帝孟知祥墓,称和陵。1971年发掘。用青石砌成三个并列的穹窿顶,构成墓室,结构独特。主室居中,高8.16米,直径6.5米。青石棺台横置中央,棺座周围有石刻力士、龙凤等,刻工精细。
在今河南滑县东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1:滑州白马县有“灵河一镇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元年(954),“河决灵河”等八口。古镇名。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。五代周黄河决口于此。
即青衣江。在今四川西部。《水经·青衣水注》:“青衣水径平乡,谓之平乡江。《益州记》曰:平乡江东径峨眉山……青衣水又东流注于大江。”《寰宇记》卷77名山县:“平羌水,上源曰邛崃水,又名平乡水。西北自严道
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五十里,舒溪西岸,西接石台县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泾县 “有盖山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28泾县: 盖山 “在县西南八十里( 《舆地纪胜》 引作二百八十里)。下有舒姑泉,昔舒氏女化为
在今贵州岑巩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州府都素司:土麻山“在司治北”。
北宋天圣初改浈昌县置,为南雄州治。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3南雄州: “《图经》 云: 后避仁宗嫌,改名曰保昌。” 元为南雄路治。明为南雄府治。清嘉庆十一年 (1806) 废。十六年(1
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东北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 太初元年 (前104),李广利伐大宛,“比至郁成,士至者不过数千,皆饥罢。攻郁成,郁成大破之,所杀伤甚众”。
即今江苏如东县北二十二里苴镇。民国 《如皋县志》 卷1: 苴镇在 “县东一百五十里”。在江苏省如东县东部、掘苴河两岸,临近黄海。面积101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苴镇,人口 5200。古为
在今甘肃宕昌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9宕州怀道县: 斫花山 “在县东北八十里。出朱砂、雄黄,人常采取之”。按: 唐怀道县在今甘肃舟曲西北白龙江北岸。
南朝梁置,属南洛州。治所在上津县(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)。隋开皇初废,义宁二年(618)复置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为上州。南朝梁置,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上津镇。西魏大统时改上州。隋义宁二年(618
春秋时卫邑。在今山东阳谷县东陶城铺。《春秋》: 桓公十年 (前702),“秋,公会卫侯于桃丘,弗遇”。杜注: “桃丘,卫地。济北东阿县东南有桃城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33载: “汉高封功臣刘襄为桃侯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