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威远镇

威远镇

北宋熙宁八年 (1075) 改威远寨置,属通远军。在今甘肃武山县南。后废。


(1)古镇名。北宋大中祥符七年(1014年)置威远寨,熙宁八年(1075年)升镇,在今甘肃省武山县西南。后废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山西省右玉县西部。面积259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威远堡,人口1860。明设威远卫并筑城,取“威名远扬”之意,清初改今名。1949年属右玉县四区,1953年设威远堡乡,1958年改飞跃公社,1961年改威远堡公社,1984年改镇。2001年威坪堡乡并入,改名威远镇。地处沧头河上游黄土丘陵台地主产莜麦、山药、豆子,盛产胡麻、迟熟西瓜。有建材、农机修配、机砖等厂。公路通平鲁、右玉等地。古迹有威远古城遗址和汉墓群。(2)在贵州省长顺县东部、青龙山北麓。面积89平方千米,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威远,人口2500。清设威远营。1932年置镇,1936年废。1961年建威远公社,1984年改乡。1991年威远、付家院、长坡三乡合建威远镇。设农贸集市。产稻、烤烟、油菜籽。境内有铝矿。惠狗公路经此。青龙山为名胜地。(3)在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中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42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威远,人口约1.8万。明称勐卧,傣语勐为“地方”,卧为“盐井”,意即“出产食盐的地方”。元以后历为威远州、府、厅、县治。1914年起为景谷县治。1934年置钟山镇,后废。1958年复置钟山镇。1965年改大街镇。1984年改威远镇。地处钟山坝子中部、威远江两岸。产稻、甘蔗、蔬菜、杧果等。有盐矿、煤矿及制糖、胶合板、松香、炼油、农机修造、砖瓦、制茶、粮油加工、酿酒、杧果食品、印刷等厂。小普、景圈公路在此交会。城南大寨有官缅寺,城北杧果山有革命烈士纪念塔。(4)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中西部、沙塘川河畔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80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威远,人口1.8万。古称诺木斗,意为“森林地区”。宋为牧马苑。明嘉靖十四年(1535年)修筑城垣,定名威远堡,取“威镇四方”之意。1931年为县治。1932年设威远镇,1955年改区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置镇。产春小麦、油菜籽、蚕豆、豌豆及蔬菜。有酿酒、建材、砖瓦、地毯加工等工业。宁互、互平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建于明天启年间的钟鼓楼。该镇每年举办的“二月二”传统“花儿”擂台赛久负盛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剪刀峰

    在今四川巫溪县北二十四里前河乡大宁河岸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1大宁监: 石柱山 “所望剪刀峰与道士峰相连,皆奇观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大宁县 “石柱山” 条下: “北八里曰剪刀峰,以两峰对峙,形如

  • 扎赉特部

    科尔沁别部。明代博地达喇幼子阿敏分领一部,号曰扎赉特。游牧地在今内蒙古绰尔河流域。明末,阿敏子蒙衮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,赐号达尔汉和硕齐。清顺治五年(1648)其子色稜为扎萨克固山贝子,编为扎赉特

  • 老丘

    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定公十五年(前495),“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北陈留城北。相传夏帝宁所都。《左传》定公十五年(前495年):“郑罕达

  • 南冈墟

    即今广东广州市东南冈镇。清设外委把总驻此。

  • 隆武河

    即今青海东部隆务河。为黄河支流。源出泽库县东,北流经同仁县,至尖扎县东南入黄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西宁府丹噶尔厅: “隆武河出循化厅西南番地,北流汇为保安大河,北入循化。”

  • 阳关

    ①春秋鲁地,后入齐。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约六十里汶水东。《左传》:襄公十七年(前556),齐攻鲁,使“高厚围臧纥于防,(鲁)师自阳关逆臧孙,至于旅松”。又定公七年(前503),“齐人归郓、阳关,阳虎居之

  • 成皋郡

    东魏天平元年(534)析荥阳郡置,属北豫州。治所在西城皋县(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荥阳市西部和巩义市地。北齐移治荥阳县(今荥阳市),辖境略有扩大。隋开皇初废。东魏天平初置,治成皋

  • 偏沅巡抚

    明万历二十七年 (1599) 用兵播州时分湖广地置,寻废。天启二年 (1622) 后置废无常,崇祯二年 (1629) 定设。治所在偏桥镇 (今贵州施秉县东北)、沅州 (今湖南芷江县),故名。为黔、楚重

  • 红崖市

    即今云南弥渡县西北二十三里红岩乡。清道光间置汛,有外委驻守。

  • 布让

    在今西藏西部阿里地区。古为羊同国属,公元7世纪前期为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征服;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,治所在今普兰,为阿里三部之一。元代为乌思、藏、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