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苏
今江苏苏州市的别称。以有姑苏山而名。唐张继 《枫桥夜泊》 诗: 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” 即此。
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别称。因西南姑苏山得名。唐张继《枫桥夜泊》诗: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”或泛指旧苏州府全境。
今江苏苏州市的别称。以有姑苏山而名。唐张继 《枫桥夜泊》 诗: 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” 即此。
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别称。因西南姑苏山得名。唐张继《枫桥夜泊》诗: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”或泛指旧苏州府全境。
又名云山。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南七十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6盱眙县:东阳山,“《阮升之记》云,东阳山有池水,一名天池,春夏水深五丈,今见在”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辰州置,治所在沅陵县(今湖南沅陵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、泸溪、辰溪、溆浦等县及吉首市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辰州。
即今广西桂平县南大洋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桂平县图:南有大洋墟。
商代方国。在今河北沙河市北。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殷辛伐有苏,有苏氏以妲己女焉。”即此。商代方国。在今河北省沙河县西北。
在今江苏淮阴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淮安府:西义桥“在新城西门外,旧名西铁桥,为行旅辏集之所”。
即圃田泽。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市东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:“梁惠成王十年,入河水于甫田。”即“圃田泽”。
明置,属甘州前卫。故址即今甘肃民乐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甘肃镇 “柳树堡” 条下: “镇东南有古城、洪水、东乐三堡,向俱属甘州前卫官军戍守。” 《清一统志·甘州府》: 洪水堡,“城周三里有奇。当大
在今广东广州市南粤王庙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9广州: 尉佗楼,“ (唐) 许澄 《登尉佗楼》 诗:刘项持兵鹿未穷,自乘黄屋岛夷中”。后毁。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南粤王庙。久废。唐许浑有《登尉佗楼》诗。
1914年由临开广道改置,属云南省。治蒙自县 (今云南蒙自县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峨山、石屏、红河、绿春以东,通海、华宁、弥勒、泸西、师宗以南地区。1929年废。1914年6月由临开广道改名,治蒙自县(今
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置,治所在西夏故都中兴府(后改宁夏路,治今宁夏银川市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,宁夏大部、内蒙古西部及青海、新疆部分地区。寻又于境内甘州分设甘肃等处行中书省。元贞元年(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