奎山
在今山东日照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日照县 “丝山” 条: “又县东南二十里有孤奎山,亦曰圭山。” 奎山疑为 “圭山” 之讹。
在今山东日照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日照县 “丝山” 条: “又县东南二十里有孤奎山,亦曰圭山。” 奎山疑为 “圭山” 之讹。
亦作熙河路。北宋元祐间改熙河兰会路置,治所在熙州 (今甘肃临洮县)。元符间复为熙河兰会路。
即今河南渑池县西英豪镇。该站有陇海铁路支线通矿区。村名。在海南省万宁市东北部。属和乐镇。人口760。相传明代谢、李、蔡、刘等姓相继迁此定居,形成村庄。因盼出英豪而名。以渔业为主,产稻、甘薯。有对虾养殖
隋义宁元年(617)改弘农郡置,治所在弘农县(即今河南灵宝市)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为鼎州。隋义宁元年(617年)改弘农郡置,治今河南省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地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灵宝、卢氏、栾川等市县一带
唐永泰元年(765)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都督府。当在今甘肃东部。唐末废。
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 湖滩河朔 “在托克托城东十里黄河东岸。《水经 (注)》 所谓君子津,即在其地。本朝康熙三十五年,圣祖仁皇帝亲征噶尔丹凯旋,驻跸于此”。
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东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09天河县: 植福山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山势高耸,绵亘数里,县之镇山”。
或即耶婆提之异译。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,或兼指此二岛。见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0 “三摩呾吒” 条。
①一名万安桥。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与惠安县交界的洛阳江上。桥以江为名。旧为万安渡,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始甃石作浮桥。皇祐五年 (1053)兴建,嘉祐四年 (1059) 竣工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12泉州 《桥
又名西漳河、小漳水。即今山西沁县西之西河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铜鞮水 “出铜鞮县西北石隥山,东流与专池水合,……铜鞮水又东径铜鞮县故城北,……又东径襄垣县,入于漳”。
一作汤社。春秋亳国之邑。在今陕西三原县西南 (一说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)。《史记· 秦本纪》: “宁公二年,公徙居平阳,遣兵伐荡社。三年,与亳战,亳王奔戎,遂灭荡社。” 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荡杜、荡氏。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