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武山
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太武山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47漳州府《山川》:太武山“在漳浦县东北。蔡如松《十辩》云,去州二百八十里,东邻大海。世传越王建德尝避兵于此。按《史记》:越王勾践至无疆七世,未有名建德者,惟西汉元鼎五年南粤相吕嘉反,立术阳侯建德为王,城守番禺,后人误指为越王云”。
又称太姥山。在福建省龙海市东南,北濒厦门港,与厦门市五姥峰隔海对峙。海拔562米。宋代在山顶建石塔(延寿塔)作为航海航标,后毁。宋以后留下诗词石刻甚多。山中有栖云楼、石钟楼、石眼泉、龙潭、弥陀石等胜景。
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太武山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47漳州府《山川》:太武山“在漳浦县东北。蔡如松《十辩》云,去州二百八十里,东邻大海。世传越王建德尝避兵于此。按《史记》:越王勾践至无疆七世,未有名建德者,惟西汉元鼎五年南粤相吕嘉反,立术阳侯建德为王,城守番禺,后人误指为越王云”。
又称太姥山。在福建省龙海市东南,北濒厦门港,与厦门市五姥峰隔海对峙。海拔562米。宋代在山顶建石塔(延寿塔)作为航海航标,后毁。宋以后留下诗词石刻甚多。山中有栖云楼、石钟楼、石眼泉、龙潭、弥陀石等胜景。
即今新疆皮山县东南藏桂乡。《清一统志·叶尔羌》: 章固雅 “在叶尔羌城东南三百九十里”。
在今广东新会市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新会县:“南有沙村巡检司,本治大神冈,后迁仙洞村,又迁长沙村,后复故治。”
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十一里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二》:广仁岭“即古墨斗岭,岭之西南为滦平县界, 自滦平县至热河, 为辇路必经之地。本朝康熙五十七年发帑开治, 经路平坦, 赐名广仁岭”。
宋大理国置,属善阐府。治所在撒吕城(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)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路南州: “夷名路甸,有城曰撒吕,黑爨蛮之裔落蒙所筑,子孙世居之,因名落蒙部。”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改置宜良州。大
又名幽栖山、花岩山,在今江苏南京市南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: 祖堂山 “东有水下注平陆。宋大明三年于山南建幽栖寺,因名幽栖山。唐贞观初,法融禅师得道于此,为南宗第一祖师,乃改名祖堂山”。
西汉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三十余里莽、巢两水口。东晋改属营阳郡。隋移治宁远县东南四十里泠道故城,属零陵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,为营州治。五年 (622) 为
在今辽宁沈阳市南部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沈阳中卫:小沈水在“东自浑河分流,至城东折流而南,傍城西流,复入浑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沈阳中卫:小沈水在“卫西南四十里。东流入于浑河,亦谓之活水”。“四十”之“
即今山西平顺县东南玉峡关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玉峡关“在壶关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旧曰风门口,在隆虑万山之巅,势极险峻。明嘉靖八年置,今裁”。又作风门口。明置。在今山西省平顺县东南,地处林虑山之巅,势极
又名望建河。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之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,为中俄界河。《魏书·乌洛侯传》:乌洛侯国“西北有完水,东北流合于难水,其地小水皆注于难,东入于海”。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省黑
在今河南南阳县南六十里。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:王莽地皇三年(22)十一月,汉军“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、属正梁丘赐战于小长安,汉军大败”。李贤注:“《续汉书》曰:淯阳县有小长安聚,故城在今邓州南阳县南。”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