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史河
古九河之一。在今河北东光县之北、泊头市之南。《尚书·禹贡》 疏:“太史,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,故曰太史。……在东光之北,成平之南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卷2:“逾漳而南,清、沧二州之间,有古河堤岸数重,地皆沮洳沙卤,太史等河当在其地。”又清蒋廷锡《尚书地理今释》:“太史河,据《齐乘》在清、沧二州之间,《明一统志》亦云在南皮县北,今其地虽无显迹,然以孔疏参之,《明一统志》亦非无据。”
古九河之一。在今河北东光县之北、泊头市之南。《尚书·禹贡》 疏:“太史,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,故曰太史。……在东光之北,成平之南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卷2:“逾漳而南,清、沧二州之间,有古河堤岸数重,地皆沮洳沙卤,太史等河当在其地。”又清蒋廷锡《尚书地理今释》:“太史河,据《齐乘》在清、沧二州之间,《明一统志》亦云在南皮县北,今其地虽无显迹,然以孔疏参之,《明一统志》亦非无据。”
元置,治所即今广西河池市西南三旺。明洪武初废。
元置为水站。即今湖北荆沙市沙市区。《析津志》“天下站名”有“沙市”。水站。元置,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。明废。
明洪武九年 (1376) 降眉州置,属嘉定州。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。十三年 (1380) 复置眉州。在陕西省西部、秦岭北麓。属宝鸡市。面积863平方千米。人口30万。辖9镇、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首善镇。西
即今浙江东阳市东北怀鲁乡乌竹岭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东阳县:乌竹岭寨“在乌竹岭上。嘉靖三十七年置。其北接鹭鹚岭,达诸暨县界之乌岩;其南接嵩岭诸山,实为要隘”。
①明置,属镇番卫。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镇番卫“东安堡”条下:“又卫东南有土门堡,万历中,设守备驻守于此。”②即今甘肃古浪县东北土门镇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土门堡“在古浪县东北六十
即今云南腾冲县北七十 一里固东镇。清有千总外委驻守。
即今山东荣成市南槎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文登县: 铁槎山在 “县南百二十里。山有九顶,南瞰大海,下有水帘洞,为海潮出入处。山之东,又有云光洞”。
①北周建德六年(577)改南广州置,治所在襄城郡(治今河南襄城县)。隋大业三年(607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②隋大业二年(606)改伊州置,治所在汝原县(今河南汝州市)
①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北平山县东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烈侯六年 (前403),“番吾君自代来”。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番吾故城在恒州房山县 (即今河北平山县) 东二十里。” 后置县。《韩非子·外
在今云南罗平县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 罗平州: 禄布山 “在州北八十里。《志》云,山高二百余丈,盘旋百里,林木葱蒨,峭石巉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