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门县
清雍正四年(1726)以名同圣祖陵改景陵县置,属安陆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天门市。《清一统志·安陆府》:天门山“在天门县西北五十里……两峰峙天,其中如门,县以此得名”。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1987年改设天门市。
古旧县名。清雍正四年(1726年)改景陵县置,治今湖北省天门市(竟陵)。属安陆府。1987年撤销,改设天门市。
清雍正四年(1726)以名同圣祖陵改景陵县置,属安陆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天门市。《清一统志·安陆府》:天门山“在天门县西北五十里……两峰峙天,其中如门,县以此得名”。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1987年改设天门市。
古旧县名。清雍正四年(1726年)改景陵县置,治今湖北省天门市(竟陵)。属安陆府。1987年撤销,改设天门市。
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十里。山有九井,相传桓温所凿。《文选》卷22有殷仲文《南州桓公九井作》一首。李善注引庾仲雍《江图》曰:“姑孰至直渎十里,东通丹阳湖,南有铜山,一名九井山。山有九井,井与江通。”《资治
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安庄卫: 环翠山 “在卫治北。林木四时苍翠”。
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常州府武进县: 黄土岸桥 “在府西南八十里,西蠡河支流西出处。其地南通溧阳市,西接金坛。元置黄土巡司,寻又建桥于此,亦控守处也”。
在今江西石城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石城县: 捉杀寨 “在县西。有巡司,明初置,本在县北,嘉靖初移于此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都州》: 捉杀寨 “在石城县西门外一里。……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改名赤江巡司
亦作篁墩山。在今四川城口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 · 太平厅》: 黄墩山 “在厅东北。距厅极远,北连秦地,南接大宁。北江发源于此”。北江即今任河。《明史·杨嗣昌传》: 崇祯末,张献忠入川,“四川将张令、方国
又作窝肯河、倭河江、倭坑河。即今松花江支流倭肯河。在黑龙江东部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翁锦河 “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余里。源出阿勒哈窝集,西北流入混同江”。
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团山西麓、东西龙湾一带。《魏书·太祖道武帝纪》:天赐三年(406)秋七月,“丙辰,西登武要北原,观九十九泉”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《魏土地记》曰:沮城城东八十里有牧
西汉置,为济南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平陵城。因扶风有平陵,故加“东”字。西汉在此置铁官。东汉为济南国治。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载:建宁三年(170),“冬,济南贼起,攻东平陵”。即此。西晋改为平陵县。
西汉置,属张掖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。东汉兴平二年(195)为西郡治。《晋书·沮渠蒙逊载记》:蒙逊“遂攻秃发(傉檀)西郡太守杨统于日勒”。即此。北魏改名永宁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
即逡遒县、浚遒县。治所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二十里龙城。道为遒之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