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保县
清乾隆三年(1738)置,为镇安府治。治所即今广西德保县。民国初属广西田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1年与敬德县合并置德保县。
古旧县名。清乾隆三年(173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。为镇安府治。1913年裁府留县。1952年与敬德县合并为德保县,治天保城。
清乾隆三年(1738)置,为镇安府治。治所即今广西德保县。民国初属广西田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1年与敬德县合并置德保县。
古旧县名。清乾隆三年(173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。为镇安府治。1913年裁府留县。1952年与敬德县合并为德保县,治天保城。
即今广西灵山县西一百四十里太平镇。明、清置西乡巡司于此。
元至正二年 (1342) 改沿边溪洞招讨司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南毛坝区龙孔坝。十七年 (1357),明玉珍改为宣抚司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复为宣慰司。永乐三年(1405) 改为施南
东汉改安成侯国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北胡。三国魏改为安城县。为豫州治。西晋改安成县。
即今云南剑川县东南剑湖。元代以来称剑川湖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3: 剑川湖 “在剑川州西北七十里,顶有泉,池宽半亩,下注为此湖,距州之东,周围数十里,绕流罗鲁城,出大理府赵州境”。《清一统志·丽江
后金天聪八年(1634)以阿鲁科尔沁部置左、右翼二旗,崇德元年(1636)合并为阿鲁科尔沁旗,属内蒙古昭乌达盟。札萨克驻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西北坤都镇西翁根毛都。伪满时移治坤都镇。1946年迁今治天山
亦名傥骆道。古代关中与汉中间的交通道路。自今陕西周至县西南,沿骆谷水、傥水河谷,南至洋县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曹爽传》: 正始五年(244),“爽乃西至长安,大发卒六、七万人,从骆谷入”。即此。《寰宇记》
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南。《周书·宣帝纪》:大象二年(580),“行幸同州……自应天至于赤岸泽”。即此。今湮。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。《周书·宣帝纪》:大象二年(580年),宣帝行幸同州,“自应门至于赤岸泽,
自广西龙州县至镇南关(今友谊关)。全长75公里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由法国出资建造,二十九年(1903)竣工。修湘桂线时,因为此路弯度太大,被废。
在今福建漳平市南。明嘉靖《漳平县志》卷2:三重岭“在县南二十里,居仁、永福之间。高下相因者有三,故名”。
明永乐六年(1408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南五林河流域。后废。即穆哈连河卫,又作穆湖埒河卫。明永乐六年(1408年)置,治所今地不详。辖区约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五合林河流域。后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