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龙水
即今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北大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连山县:大龙水“在县(治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旧城村)北十六里大龙山下。下流亦入于湟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连山厅》:大龙水“在厅北十六里。《旧志》:大龙水、小龙水皆在厅西九十里。源自湖广江华县,合青、梅二水,至厅北为韶陂水,又东南经长径合上吉水”。按上吉水当是连水(古湟水)。
即今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北大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连山县:大龙水“在县(治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旧城村)北十六里大龙山下。下流亦入于湟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连山厅》:大龙水“在厅北十六里。《旧志》:大龙水、小龙水皆在厅西九十里。源自湖广江华县,合青、梅二水,至厅北为韶陂水,又东南经长径合上吉水”。按上吉水当是连水(古湟水)。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北宋作龙蓬州。后废。
在今福建安溪县东。《明通鉴》:正统十三年(1448)十二月,邓茂七攻泉州,知府熊尚初“提民兵数百,与晋江主簿史孟常、阴阳术杨仕弘分统之,拒于古陵坡,兵败,三人皆败死”。即此。在福建省安溪县东。《明通鉴
①北宋置,属商河县。在今山东商河县东北宽河街。②今山东茌平县西博平镇。北宋景祐四年(1037) 徙博平县治此。1956年撤销博平县,并入茌平县,改为博平镇。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博平。北宋皇祐四年
①上古时代分布于今浙江省中部、北部地区的部族。“於” 为古越语发语词,“於越” 即越。《春秋》: 定公五年 (前505),“於越入吴”; 定公十四年(前496),“於越败吴于槜李”。《疏》: “於越,
即今湖南吉首市东南二十五里河溪镇。为沱江、高岩河二水会合之口。明属卢溪县,置河溪巡司。清属乾州厅。《清一统志·乾州厅》: 河溪巡司“嘉庆五年兼设都司驻此”。
在今辽宁绥中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前屯卫: 椵木冲在 “卫西北三十里。其相近者又有碾儿冲”。
即今山西临猗县西角杯乡。清雍正九年(1731)移吴王寨巡司于此。后废。
亦作鸥汀背。即今广东汕头市北鸥汀村。《清一统志·广东统部》: 澄海协设千总驻守于此。
亦作骆马河。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松山县 “有落马河”。乾隆 《热河志》 卷70引 《元一统志》: 落马河“在松州 (今赤峰市西南城子乡古城) 北八十里。发源州界锣
即今河南荥阳市与郑州市北境索河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八年 (前555),“楚师伐郑,次于鱼陵,右师城上棘,遂涉颍,次于旃然”。杜注: “旃然水出荥阳成皋,东入汴。” 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索水 “出京县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