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通镇

大通镇

①北宋置,属铜陵县。即今安徽铜陵县西南二十里大通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②北宋置,属新建县。在今江西新建县西。元改名乌山铺。

③北宋置,属南海县。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珠江南岸。


(1)古镇名。(1)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西。元改名乌山浦。(2)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南珠江南岸。北宋属南海县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安徽省天长市西北部。面积93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通,人口1530。原以蒋姓始居,名蒋家集,后因交通来往方便,取“四通八达”之意,改为今名。为市境古镇,1959年改为大通公社,1983年改为大通乡,1989年复为大通镇。1992年便益、坝田乡并入,1993年便益乡析出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有水泥预制件、羊毛衫、玻璃仪器、鞋楦头等厂。有公路西通平安接205国道。(2)在安徽省铜陵县西南部、青通河入长江口。面积12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通。人口 8000。因水陆交通四通八达而得名。1952年置大通镇,1958年改公社,1968年复置镇。产棉花、稻、油菜籽、蔬菜。有纺织、酱品、酿造、食品等厂。和悦洲夹江处建有白鳍豚养护场。为沿江古镇,铜陵、青阳、贵池三县(区)间农、副、水产品集散地。有公路接繁木公路,设长航及内河客货运码头。(3)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西部。面积22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通,人口1300。镇以驻地名,明初兴场。清末以地当南充—蓬溪大道得名。1949年设大通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8年置镇。1992年龙池、天星二乡并入。1993年改属嘉陵区。1994年天星乡划出。产油菜籽、花生、柑橘、蚕茧。有农机、粮油加工、铸铁、机械、服装等厂。有公路通川鄂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砂坪寨

    亦作沙平寨、沙坪寨。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 (沙坪镇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 砂坪寨 “在所东南,接峨眉、犍为之界,苗寨也……明嘉靖末,木瓜番作乱,出砂坪,嘉定、峨眉、犍为皆震扰”。即

  • 永宁寺

    ①北魏熙平元年(516)灵太后胡氏建,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。《洛阳伽蓝记》卷1永宁寺:“中有九层浮图一所, 架木为之,举高九十丈。上有金刹,复高十丈;合去地一千尺。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。”永熙三

  • 泃河

    俗名错河。源于今河北兴隆县南之北三岔口,南流折而向西,经北京市平谷、河北省三河市,至天津市宝坻县入蓟运河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 曰: “梁惠成王十六年,齐师及燕战于泃水,齐师遁。” 即此

  • 范公亭

    在今山东青州市西门外阳河畔。北宋庆历间范仲淹知青州时,阳河边出醴泉,遂建亭泉上,后人遂名之曰范公亭。亭后有明建三贤祠,祀宋代青州三任知府范仲淹、欧阳修、富弼。祠后建亭,名后乐亭。亭北范公台上,民国时建

  • 武平县

    ①东汉置,属陈国。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西北四十里庙王庄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 建安元年 (196),封曹操为武平侯于此。西晋属梁国。东晋废。北魏正始中复置,属陈留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 改为鹿

  • 甘村沟

    在今河北衡水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衡水县:甘村沟“在县西南十里。旁有洼地二千余顷。弘治中,开此沟以泄水患。寻塞。正德中复疏通之,洼地填淤,民获种植之利”。

  • 平善坝

    一作平喜坝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长江南岸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:“黄牛峡尽则扇子峡,……过此则峡中滩尽矣。三十里得南岸平地, 曰平善坝,出峡舟至是皆舣泊,相庆如更生。舟师篙工皆有犒赐,上下欢然,将吏以刺

  • 南都

    ①西汉末称宛 (今河南南阳市) 为南都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 王莽 “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。……洛阳称中,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”。宛在洛阳之南,故称南都。东汉时因南阳郡是光武帝生长之地,在京都洛阳之

  • 越台 (臺) 井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山之西。一名越王井、越冈,又名赵佗井。亦名鲍姑井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9广州: 鲍姑井 “即万洪妻也。井在弥陀寺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9广州府: 越王井“在越秀山。一名赵佗井。南汉刘氏

  • 那吉屯

    即今内蒙古阿荣旗驻地那吉镇。1941年日伪将阿荣旗由红花梁子迁此。“那吉”,鄂温克语意为“鱼窝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