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寺安山
亦名长乐山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六十里太安场附近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1永康军:长平山“在味江之上。昔杜宇与居人避水其上,城垒居地往往尚在。有大安寺,寺门盖花平老泽路也”。
亦名长乐山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六十里太安场附近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1永康军:长平山“在味江之上。昔杜宇与居人避水其上,城垒居地往往尚在。有大安寺,寺门盖花平老泽路也”。
北宋神宗初沿袭真宗以来旧制,分境内为十八路。熙宁五年(1072)以后续有分置,至七年共为二十三路,即淮南分为东、西二路,陕西分为永兴军、秦凤二路,京西分为南、北二路,河北分为东、西二路, 京东分为东、
在今新疆伊吾县城附近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9镇西府: 图古里克 “在呼济尔台东一百四十里。西距宜禾县治二百九十里。又东南行一百二十里至多都摩垓,接哈密界”。
①北魏改平原郡为东平原郡,治所在梁邹城(今山东邹平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邹平、高青等县地。北齐并入广川郡(改名东平原郡)。②北齐改广川郡置,治所在武强县(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、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保定路置,属北平行中书省 (后直隶京师)。治所在清苑县 (今河北保定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,潴龙河、唐河、拒马河之间及高碑店、雄县、深泽、深县、辛集等县市地。191
在今江苏苏州市干将路东端,跨平江河。《吴地记》 曰: “夏驾湖,寿梦盛夏乘驾纳凉之处,凿湖为池,置苑为囿,故今有苑桥之名。” 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 亦载: “苑桥,在报恩光孝寺之西,故传有阖闾苑囿在其旁
即五指山。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来州有五脂山。
北魏世祖置,为东雍州治。治所即今山西新绛县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新绛、闻喜、曲沃等县地。 神䴥元年 (428) 改为征平郡。北魏世祖置,治今山西省新绛县。属东雍州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新绛、侯马、
在今四川云阳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2云安军:“下岩,旧号云嵓,属万州。今在县西四十里。出荔子。鲁直诗云:僧缘蚕麦去,官散荔枝来。”“上岩在下岩西二里。嵓下镌刻大佛像,列千佛,建阁庄严水滨”。《方舆纪
即今安徽芜湖县西北四十里清水镇。民国 《芜湖县志》 云: 清水河镇 “即 《旧志》 杨青市,在县东二十里清水河口。自万顷湖开垦后,逐渐繁盛”。《芜湖县地名录》: 清水镇 “因地处青弋江、水阳江汇合口,
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新泰市西楼德镇。《左传》: 隐公十一年 (前712),“羽父请杀桓公,将以求大宰。公曰: ‘为其少故也,吾将授之矣。使营菟裘,吾将老焉’”。杜注: “菟裘,鲁邑。在泰山梁父县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