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杨镇
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垂杨镇。明嘉靖《南宫县志》 卷 1: 垂杨集在 “县东南五十里”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54南宫县图: 东南有垂阳镇。
在河北省南宫市东南部。面积70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垂杨,人口 1800。此地古时柳树倒垂、杨树挺拔,故名。明为县东南重镇。1940—1944年为垂杨县抗日政府驻地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6年改镇。主产棉花、小麦、玉米,盛产雪花梨。有服装、皮鞋、皮革、轴承等厂。308国道经此。
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垂杨镇。明嘉靖《南宫县志》 卷 1: 垂杨集在 “县东南五十里”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54南宫县图: 东南有垂阳镇。
在河北省南宫市东南部。面积70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垂杨,人口 1800。此地古时柳树倒垂、杨树挺拔,故名。明为县东南重镇。1940—1944年为垂杨县抗日政府驻地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6年改镇。主产棉花、小麦、玉米,盛产雪花梨。有服装、皮鞋、皮革、轴承等厂。308国道经此。
隋开皇九年 (589) 以南康郡改置,治所在赣县 (今江西赣州市西南)。《元和志》 卷28: “取虔化水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南康郡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为虔州,贞观中州治徙今赣州
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山区文明路广东博物馆内。1924年1月孙中山在此召开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,改组国民党,实行国共合作,确定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三大政策。旧地原为广东师范学堂钟楼,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。
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一百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沅陵县 “会溪镇砦” 条下: “又有黑栗寨,皆苗蛮出没处,向设官兵戍守。”
即石国。都城在柘折城 (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)。唐玄奘 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石,或曰柘支,曰柘折。”
隋仁寿元年(601)因避太子杨广讳,改广年县置,属洺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四十五里广府镇。大业初为武安郡治。唐为洺州治。元为广平路治。明为广平府治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5
又作粟末水。即今吉林、黑龙江两省之松花江。《魏书·勿吉国传》: “国有大水,阔三余里,名速末水。”即“粟末水”。
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古地区名。藏文史籍载:吐蕃于全境设置乌如、要如、叶如、如拉等四大军政区域,要如今读云如,故在藏文史籍中二称互见,意为左翼,约当今西藏山南地区各县。
北魏西域国名。国都在忸密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)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忸密国“都忸密城,在悉万斤西”。唐为安国。
①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清风峡上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:白鹤泉“泉出岩石中,仅一勺许,最甘冽,冬夏不竭。尝有白鹤飞止其上,故名”。②在今广西宾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宾州:白鹤泉“在州南三十里。源出
1913年改元江直隶州置,后属云南普洱道。治所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80年改设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以元江直隶州改置,治今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