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州
北宋崇宁五年(1106)置,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吾隘乡那地村。大观元年(1107)废,后复置。元属庆远南丹安抚司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置那地州。
北宋崇宁五年(1106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南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丹县一带。大观元年(1107年)废,后复置。明洪武初改为那地州。
北宋崇宁五年(1106)置,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吾隘乡那地村。大观元年(1107)废,后复置。元属庆远南丹安抚司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置那地州。
北宋崇宁五年(1106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南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丹县一带。大观元年(1107年)废,后复置。明洪武初改为那地州。
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 (岩前镇)) 西三十八里西溪南村。为过街亭。始建于元天顺元年(1328)。明景泰七年 (1456) 重建。亭梁枋上刻有题铭: “景泰七年岁次丙子十一月十八日甲申吉辰重建绿绕亭,以
在今浙江青田县南瓯江对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青田县: 披云山 “在县南三里。大溪经其北,县之水口山也”。
即今安徽来安县东北长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2滁州:五湖山“在全椒县(按, 当为来安县)东北十八里。下有五湖,因名。在县境最为险要,控扼南北”。
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22海州东海县: “西捍海堰在县 (今海州镇) 北三里,南接谢禄山,北至石城山,南北长六十三里,高五尺。隋开皇九年县令张孝征造”; “东捍海堰在县东北三里,西南接苍
又名铁柱宫。在今江西南昌市翠花街西、棋盘街东。宋名延真观,明嘉靖间改名万寿宫。为道教著名宫观。
隋大业六年 (610) 置,属临振郡。治所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北。唐初属振州,后改属万安州。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省入万安县。元丰三年 (1080) 复置,属万安军。明属万州,正统间迁治南
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振太乡驻地。原名草皮街。傣语名太和街。“太” 为棉花,“和” 为箐,意即箐边种过棉花。1916年设草辟县佐。1919年改名泰和县佐。
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七十里五港镇。《元史·世祖纪四》:至元九年(1272),“遣步骑趋涟州,攻破射龙沟、五港口、盐场、白头河四处城堡”,即此。明置五港口巡司。即今江苏省涟水县东北五港。为官河、七里河、团
即革什咱安抚司。《清史稿·土司传》: 小金川莎罗奔于乾隆 “十二年,又攻革布什扎及明正两土司”; “二十三年,逐泽旺及革布什扎土司”。即此。
北齐置,属怀宁县。故址在今安徽怀宁县北三十里龙泉乡石潭村。《寰宇记》卷125怀宁县:“废石潭镇在县东八十里。北齐皇建二年立。齐、梁二国两界相邻。梁数称兵,互相侵逼,齐乃立镇以相防御。陈太建五年废。至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