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土谢图汗部

土谢图汗部

又作图什业图汗部。清外蒙古喀尔喀四部之一,称喀尔喀北路,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。明后期,喀尔喀蒙古左翼长阿巴岱崇黄教,为众所服,称汗,至其孙衮布始号土谢图汗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),其子察珲多尔济与噶尔丹战败,率部投附清朝;三十年,于多伦诺尔会盟,诏保留其汗号,仍领所部。三十六年返回故地。初分十七旗,续增至三十七旗。雍正年间分属下二十一旗别为赛因诺颜部;后增四旗,共二十旗。会盟于汗山(今乌兰巴托南),因称汗阿林盟。属境相当今蒙古国中央省、色楞格省、中戈壁省,以及东戈壁省大部和布尔根省、前杭爱省部分地区。


外蒙古旧部名。原为17世纪时喀尔喀三部之一。雍正三年(1725年)分设三音诺颜部(本土谢图汗部西境)后,为喀尔喀四部之一。所部二十旗,会盟于土拉河南汗山。牧地约相当今蒙古国中央、色楞格、中戈壁、布尔干等省和前杭爱、东戈壁、南戈壁等省各一部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盈川县

    ①唐如意元年 (692) 分龙丘县置,属衢州。治所在今浙江衢县东北三十八里盈川村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县西有刑溪,陈时土人留异恶刑字,改名盈川,因以为县名。” 元和七年 (821)废。②唐先天元年

  • 庭州

    ①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置,治所在金满县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破城子)。《元和志》 卷40: 庭州 “因王庭以为名也”。长安二年 (702) 改置北庭都护府。②北宋大观元年 (1107) 置,

  • 大洲

    即今江西吉水县南大洲上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大洲“在吉水县南二十里。元至正中,设兵屯守,居民辏集,后废”。

  • 前赵

    十六国之一。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 (今山西离石县北) 称汉王,308年称帝,309年迁都平阳 (今山西临汾市西南)。310年刘聪即位,316年灭西晋。三年后刘渊侄刘曜迁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

  • 罗渠镇

    北宋置,属方城县。在今河南方城县西南。

  • 无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水经·沅水注》:“县对无水,因以氏县。”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芷江县东北。以在无水之阳得名。属武陵郡。东汉废。

  • 朱家河镇

   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四十八里朱河镇。清雍正十年(1732)移瓦子湾巡司于此。乾隆五十六年(1791)裁,改主簿。

  • 下蒲水

    即今四川宣汉县、万源市之后河。《寰宇记》卷137东乡县:“分新安县于益迁、下蒲两水间置石州。”

  • 上艾县

    西汉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平定县南二十里新城村。东汉属常山国。三国魏属乐平郡。西晋属乐平国。北魏属乐平郡,太平真君九年(448)废,孝昌六年(530)复置。后改石艾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平

  • 扶南县

    ①唐贞观十二年(638)置,属笼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境。唐末废。②1914年改新宁县置,属广西南宁道。治所即今广西扶绥县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1年和绥渌、同正二县合并为扶绥县。旧县名。原名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