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行都指挥使司
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置,治所在建昌卫(今四川西昌市)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“北至大渡,南至金沙江,东抵乌蒙,西讫盐井。”辖境今四川大渡河以南,金沙江以北,大凉山以西,锦屏山以东地区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置,治建昌卫(今四川西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锦屏山以东、凉山以西、金沙江以南的四川省攀枝花、西昌、石棉等市县地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置,治所在建昌卫(今四川西昌市)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“北至大渡,南至金沙江,东抵乌蒙,西讫盐井。”辖境今四川大渡河以南,金沙江以北,大凉山以西,锦屏山以东地区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置,治建昌卫(今四川西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锦屏山以东、凉山以西、金沙江以南的四川省攀枝花、西昌、石棉等市县地。后废。
在今江西进贤县北一百里。明正统初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在今江西省进贤县北。明置巡检司于此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沧州置,治所在清池县 (今河北沧州市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海河以南,静海县和河北青县、泊头市以东,东光县及山东宁津、乐陵、无棣等市县以北地区。乾元元年(758) 复改为沧州
在今湖南吉首市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乾州厅》: 喜鹊营 “在厅北。与永顺府保靖县接界。有把总驻守。嘉庆二年移乾州城汛守备驻此”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明时“边墙加筑至此,极为要隘”。
亦作什贲城。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什拉召附近。《元和志》卷4夏州朔方县:“什贲故城,在县理北,即汉朔方县之故城也。……自汉至今,常为关中根本。什贲之号,盖蕃语也。”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夏州塞外道:“过横水,
南朝梁置,治所在淮川郡(今河南正阳县东南)。北齐废。
1948年7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由南泥湾垦区及固临、延长二县析置,治临镇 (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)。1949年4月撤销,并入延安、延长二县。旧县名。陕甘宁边区设。1948年由陕西省固临县改置。南泥湾垦区
亦作清溪关。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南、甘洛县西北交界处桦槁林山一带。《新唐书·李德裕传》: 太和间,“筑杖义城,以制大度,青溪关之阻”。
即今四川隆昌县西北双凤镇。清乾隆《隆昌县志》卷4:双凤驿场“北六十里”。驿当内江与隆昌之间,距离均六十里,为巴蜀通衢。
在今贵州荔波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河池州荔波县:水岩山“岩穴幽胜,水出其中,因名”。
亦作浯山。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一》:浯山“山下有泉,泉有二眼,中有龙洞,水一日三涌,高二三尺,溪流亦骤涨,灌田甚广。若五六日不潮,则水自后山逾岭而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