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力格札萨克旗
和硕特南右翼末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、兴海县东北。
和硕特南右翼末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、兴海县东北。
明洪武九年 (1376) 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。清顺治十年 (1653) 改为海城县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置,治海州故城(今辽宁海城市)。属辽东都司。后废。
在今江苏江宁县南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9: 秣陵浦 “在城南五十里。阔一十丈,长一十里,深一丈一尺,溉田四十顷。《舆地志》 云: 浦以旧县为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县: 秣陵浦,“ 《志》云
北周大象二年(580)置,属章武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沧州市西四里,南运河西。《元和志》卷18长芦县:“《水经》云,长芦,水名也。水傍多芦苇,因以为名。”隋初属瀛州,开皇十六年(596)为景州治,大业初属河
①南朝宋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、象州、武宣、来宾等县境。南齐以后废。②南朝宋置,属新宁郡。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。南朝梁以后废。③唐置,为威州羁縻州治。治所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六十里。《
在今湖北石首市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大江右径石首山北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64江陵府:石首山“《元和郡县志》:在石首县北江中有石孤立,为北山之首,因名”。在湖北省石首市绣林镇西北、长江南岸。东北与绣林山
清光绪三年 (1877) 析岫岩厅东部地区置,属奉天凤凰厅。治所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(宽甸镇)。以宽甸堡为名。民国初属奉天东边道。1929年属辽宁省。1945年改属安东省。1949年属辽东省。195
①在今浙江武义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一》:书台山“在武义县西三里。相传唐舒元舆读书于此”。②在今四川资阳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资州》:书台山“在资阳县南五里。相传汉王褒读书处”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十七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龙里卫:“又西有长冲关。”
又作东洋河。在今河北抚宁县西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抚宁县:东北有东阳河,为洋河东支。
即蒙古土谢图汗部中左翼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布仁西南(河北岸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