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尔喀部
青海额鲁特之一。属西宁办事大臣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北部,青海湖南岸。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 卷12: 青海喀尔喀部一旗,元太祖之裔,始祖名多尔济阿拉布坦伊勒登,“徙牧青海,子纳克额尔德尼阿海生达什惇多布,不复归喀尔喀部,隶和硕特族。雍正元年,罗卜藏丹津胁青海喀尔喀诸台吉附己,纳克额尔德尼阿海从子根惇,迎大军降,王大臣议青海之喀尔喀,请别设旗分佐领,勿隶和硕特族,允之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喀尔喀部: “牧地在青海南岸,东至察罕哈达,南至南山木鲁,西至乌兰布拉克,北至青海。”
青海额鲁特之一。属西宁办事大臣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北部,青海湖南岸。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 卷12: 青海喀尔喀部一旗,元太祖之裔,始祖名多尔济阿拉布坦伊勒登,“徙牧青海,子纳克额尔德尼阿海生达什惇多布,不复归喀尔喀部,隶和硕特族。雍正元年,罗卜藏丹津胁青海喀尔喀诸台吉附己,纳克额尔德尼阿海从子根惇,迎大军降,王大臣议青海之喀尔喀,请别设旗分佐领,勿隶和硕特族,允之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喀尔喀部: “牧地在青海南岸,东至察罕哈达,南至南山木鲁,西至乌兰布拉克,北至青海。”
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4: 沙喇雅斯水 “又北流,经鄂尔果珠勒山东,山有水来汇,山之西置卡伦 (鄂尔果珠勒卡伦,东南距沙喇雅斯卡伦六十里)”。
即古㶟余水。 亦名榆河。 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。源自居庸关,南流经昌平县西至沙河镇为其上游北沙河,东南经顺义县至通县北入北运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上谷郡军都县: “温余水东至路,南入沽。
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北五十二里英烈村 (原名万感村)。
五代杨吴金陵城的正西门,明代改名石城门。即今江苏南京城汉西门。
在今青海西宁市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北川河“番名阿尔坦河。源出西宁边外北五十余里阿尔坦山,南流一百五十余里,有布呼克河自西北来,流一百五十余里,会二小水,入北川河。又南流五
①西周时国,春秋为晋邑。在今山西临猗县南。《左传》: 文公十二年 (前615),“秦师夜遁。复侵晋,入瑕”。成公六年 (前585),“晋人谋去故绛,诸大夫皆曰: 必居郇、瑕氏之地,沃饶而近盐,国利君乐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黄县置,属曹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十里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。贞观元年 (627) 又废。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简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四十里
南齐置,属永宁郡。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境。陈以后废。
①明洪武中改兴州置,属北平行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滦河镇西南。永乐元年(1403)移治迁安县(今河北迁安县)。后废。②在今河北迁安县城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永平府:兴州右屯卫“在迁安县城内。本置于口
在今四川内江市南五里三元山下。旧产盐。清道光《内江县志要》卷1:三元井在“治南五里。旧出盐卤,今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