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州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汾州置,治所在霍邑县(今山西霍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州市及汾西、洪洞县地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,贞观十七年(643)废。《元和志》卷12霍邑县:“吕坂在县西南十里,有吕乡,晋大夫吕甥之邑也,吕州取名于此。”
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汾州置,治霍邑县(今山西霍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霍州、汾西等市县地。大业初省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以霍山郡改置为吕州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省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汾州置,治所在霍邑县(今山西霍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州市及汾西、洪洞县地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,贞观十七年(643)废。《元和志》卷12霍邑县:“吕坂在县西南十里,有吕乡,晋大夫吕甥之邑也,吕州取名于此。”
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汾州置,治霍邑县(今山西霍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霍州、汾西等市县地。大业初省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以霍山郡改置为吕州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省。
在今广东揭阳县东南。清顺治十年(1653) 移北寨巡司于此。
元置,在今湖北武昌县东。明改为驿。
五代楚改昌江县置,属岳州。治所即今湖南平江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平江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县,属岳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东北部汨罗江流域,与湖北、江西
北魏置南汝原县,后改汝原县,属汝阴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。隋开皇四年(584)为伊州治,大业二年(606)为汝州治。三年(607)改为承休县。古县名。北齐改南汝原县置,治今河南省汝州市。属汝北郡。隋开
明崇祯中置,在今广西合浦县南海滨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 白龙寨 “又西有白沙寨、武刀寨,皆南至杨梅池十余里”。
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一百零六里黄坑镇后塘村(古称唐石里大林谷)。朱熹(1130—1200)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别称紫阳。徽州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侨寓建阳(今属福建)。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。庆元六年(
北宋政和六年(1116)改直州羁縻州置,属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茂州:“寿宁砦,本羁縻直州,政和六年建寿宁军,在大皂江外,距茂州五里。”政和八年(1118)改为寿宁砦。宣和三年(
①西汉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。东汉废。三国魏复置,属上庸郡。南朝梁废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,属房州。贞观十年(636) 废。②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后改临沅县置,为朗州治。
①在今湖南湘潭市东北昭山下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“湘水又北径昭山西,山下有旋泉,深不可测,故言昭潭无底也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63长沙府: 昭潭 “在昭山下,其名与山同义。潭水澄湛如墨,深不可测,州之
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池州府贵池县: 黄湓河 “在府西九十里。其源出府西百里之西溪,一出建德县境内之良禾、乌沙岭,合于双河,播于东流境内之张家滩,沿于坦埠。一出县西南百二十里之祖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