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西周国名。亦作有吕或甫。姜姓。在今河南南阳县西三十里。《国语·郑语》:史伯曰,“当成周者,南有荆蛮、申、吕”。宣王时改为甫。春秋时为楚所灭。

②春秋晋大夫吕甥之邑,在今山西霍州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四年(前636),“吕、郤畏偪,将焚公宫而弑晋侯”。

③春秋宋邑。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吕梁集。《左传》:襄公元年(前572),“楚子辛救郑,侵宋吕、留”。西汉置吕县。


(1)古国、古邑名。又作甫,亦称有吕。姜姓。周穆王时封吕侯于此。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。《括地志》:“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三十里”(《史记·吕太后纪》“吕忿为吕城侯”《正义》引)。《国语·郑语》:“当成周者,南有荆蛮、申、吕。”或以为在新蔡县南。春秋时为楚所灭,为楚邑。《左传》成公七年(前584年):楚“子重请取于申、吕为赏田,王许之。申公巫臣曰:‘不可。此申、吕所以邑也,是以为赋,以御北方。若取之,是无申、吕也。’”(2)春秋宋邑。即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废黄河北岸吕梁集。《左传》襄公元年(前572年):“楚子辛救郑,侵宋吕、留。”西汉置县。(3)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霍州市西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保安军

   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(977) 升永康镇置,属永兴路。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。金大定十一年(1171) 改名保安县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升永康镇置,治今陕西省志丹县。属陕西路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志丹、

  • 仁寿山

    在今甘肃陇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陇西县:仁寿山“在府城南。逶迤百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一》:仁寿山“在陇西县南一里。山自漳县来,延亘百余里,其东为盘龙山”。

  • 都黎县

    北宋置,属羁縻文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崇宁中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。属邕州。后废。

  • 石牛道

    古道路名。又名金牛道。古代汉中盆地和巴蜀的主要交通路线。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,越七盘岭入四川境,经朝天驿、广元,而至剑阁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秦惠王谋伐蜀,乃作五石牛,言能屎金,以欺蜀王;蜀王“

  • 银州关

    在今陕西横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米脂县: 银州关在 “县西九十里。上有古城,亦曰银城关。成化七年,余子俊言,延绥西路旧守土门、太兔鹘等堡,并未守铁鞭、锁地、五谷、黑城子、银城关等城,俱宋时防守夏

  • 安洛县

    即安乐县。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二十里太和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后改通义为安洛,又复为通义。”

  • 金利砦

    在今广东南海市北里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 金利砦在 “府西十五里。宋元时置砦于此。明洪武三年改置巡司”。

  • 瑞山岩

   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平乐县: “瑞山岩在府东。有四岩相连,遇乱,村民每避居于此。”

  • 班氏县

    秦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南五十五里。东汉末废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南。属代郡。东汉末省。

  • 汾州府

    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)升汾州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在汾阳县(今山西汾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、孝义、平遥、介休、石楼、临县、宁乡、离石等市县地。1912年废。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置,治汾阳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