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后土祠

后土祠

故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荣河镇北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西汉元鼎四年(前113),“天子遂东,始立后土祠汾阴睢丘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 载:“(汾阴)城西北隅脽丘,上有后土祠。”即此。明万历以后荣河一带遭河患,祠址多次移建。清康熙元年(1662)汾阴睢上旧迹荡然无存,乃建庙于今万荣县西南庙前村北。同治元年(1862)又决尽圮。九年(1870)重建于村东。俗称后土庙。


西汉武帝元鼎四年(前113年)十一月建立于河东郡汾阴县汾阴脽上祭祀大地的祠庙。同年六月,得宝鼎于祠旁。故址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北。武、宣、元、成诸帝亲至此祠行祀礼,见于《汉书》本纪及《郊祀志》者达十余次。成帝建始元年(前32年)徙祠于长安北郊,永始三年(前14年)复还汾阴;绥和二年(前7年)又移长安,哀帝建平三年(前4年)复还汾阴;平帝元始五年(5年)又移长安。唐玄宗开元十一年(723年)、二十年、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(1011年),又曾亲祀后土于此。大中祥符之役,仗卫仪物,略如东封泰山之制(《新唐书》本纪、《宋史·礼志七》)。明万历以后荣河一带累遭河患,祠址多次移建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汾阴脽上旧迹荡然无存,乃建庙于荣河西南庙前村北。同治元年(1862年)又决尽圮;九年,重建于村东(见民国《荣河县志》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城县

    ①秦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四里汉水之北。东汉为西城郡治。三国魏黄初二年(221)为魏兴郡治。晋属魏兴郡。北魏移治汉水之南,即今安康市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)废。隋义宁二年(618)复改金

  • 青莲祠

    又名太白楼、谪仙楼、李白祠、太白祠。在今安徽马鞍市西南采石镇采石矶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》: 李白祠 “在当涂县东南青山麓”。《续文献通考》: 万历初,“御史蔡梦说建李白祠于太平府之采石山”。今太白楼建

  • 良山

    ①亦名狼山。在今河北怀安县(柴沟堡镇)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怀安卫:“良山在卫西十五里。旧名狼山。《志》云:魏主珪天赐二年如狼山,至于延水。《志》以为即此狼山也。”明永乐中,车驾驻此, 因改今名。②即

  • 景忠山

    又名景山。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“景山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高八里。旧有二名: 南曰明山,北曰阴山。《郡志》: 山北为鹿儿岭,滦阳驿置于此。岭东为三屯镇城。嘉靖初,帅臣马永建

  • 龙堆

    ①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。一名金沙洲。杜甫《泛舟洞庭》诗“龙堆拥白沙”,即指此。②指白龙堆。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敦煌间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东夷传》 裴松之注引《魏略西域传》:从敦煌玉门关入西域有

  • 清浮坝

    在今四川江安县西北之中坝。一说在今纳溪县西。《宋史· 蛮夷传四》: 大中祥符六年(1013),“晏州多刚县夷人斗望、行牌率众劫淯井监,杀驻泊借职平言。……转运使寇瑊即令诸州巡检会江安县,集公私船百余艘

  • 东村镇

    即今山西岚县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二》:东村镇“在岚县东南四十里。有堡”。1950年岚县迁治于此。在山西省岚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76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村,人口1.1万。1

  • 傅家庄堡

    即傅家庄台。今辽宁台安县西南富家镇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二》: 高平堡 “在广宁县东南九十里。又平洋桥、傅家庄堡,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上思县

    1913年改上思厅置,属广西南宁道。治所即今广西上思县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清光绪年间抗法、抗日英雄黑旗军领袖刘永福为上思人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、十万大山北麓。属防城港市。面积 2809 平方千米

  • 白马路簇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十四年(1381)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白马藏族乡。后废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年)置,治今四川省平武县西北。属松潘卫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