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吉州

吉州

①隋开皇中改庐陵郡置,治所在庐陵县(今江西吉水县北)。大业初复为庐陵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改为吉州。永淳元年(682)与县治庐陵县同徙治今江西吉安市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庐陵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吉州。唐时辖境相当今江西新干、泰和间的赣江流域及安福、永新等县地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为吉州路。元贞元年(1295)改名吉安路。五代以来为瓷业中心。宋时在州南永和市烧造的白、黑两种吉州窑,和宋末的碎器窑,均称佳品。

②金明昌元年(1190)改耿州置,治所在吉乡县(今山西吉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、乡宁等县地。元属晋宁路。明属平阳府。清雍正二年(1724)升为直隶州,乾隆三十七年(1772)复属平阳府。1912年降为吉县。


(1)隋开皇十年(590年)置,治庐陵县(今江西吉水县东北),唐永淳元年(682年)移治今江西省吉安市。因吉水得名。唐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新干、万安两县间赣江流域及安福、永新等县地。北宋初分东北部置临江军,属江南西路,辖境缩小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为吉州路。宋时在州南永和镇烧造的白、黑两种吉州窑,和宋末的碎器窑,均称佳品。(2)金明昌元年(1190年)改耿州置,治吉乡县(今山西吉县)。属河东南路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吉县、乡宁等县地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吉乡县省入州。属晋宁路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升为直隶州,属山西省。辖境扩至蒲县等地。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降为散州,不辖县。属平阳府。1912年改为吉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曹公城

    ①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9徐州彭城县: “曹公故城,在县东南六十五里,在吕梁东岸。或言曹公筑此,以守吕布。西岸有城临水,是布之所固也,号曰吕布固。”②在今山东莒南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24莒

  • 平津邑

    在今河北盐山县南。《汉书·外戚恩泽侯表》:元朔三年(前126)封公孙弘为“平津侯”。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 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公孙弘所封平津乡,在沧州盐山县(今黄骅市南旧城)南四十二里。”

  • 子岭关

    一名岭子关、关子岭镇。明置,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四十里关子岭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介休县:子岭关“县东南六十里,路出沁源县,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”。

  • 七里滩

    即严陵濑。指今浙江钱塘江自建德市东乌石滩至桐庐县南泷口的七里泷峡谷。宋《淳熙严州图经》卷2建德县:七里滩“在城东四十里, 山峡之中。谚云:‘有风七里, 无风七十里’, 因以名之”。即“七里泷”。

  • 夷陵

    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。《史记·白起列传》:秦昭王时,白起“攻楚,拔郢,烧夷陵,遂东至竟陵”。《正义》:“夷陵,今峡州郭下县。”古邑名。(1)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省宜昌市东南。公元前278

  • 紫芦湖

    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十里,南通浍河。清光绪重修 《安徽通志》 卷30: 紫芦湖 “产紫芦”。故名。

  • 侯景浦

    即三湘浦。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城陵矶。《元和志》 卷27岳州巴陵县: “侯景浦,在县东北十二里。本名三湘浦。”

  • 新和县

    1941年改托克苏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新和县。取 “新疆永久和平” 之意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,北依天山支脉却勒塔格山。属阿克苏地区。面积为8223平方千米。人口14.3万。 辖2镇、6乡

  • 雷峰垭关

    即今湖北郧县东北雷峰垭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郧县: 雷峰垭关 “在府东北六十里。有巡司戍守”。

  • 闽上省

    1933年11 月由中华共和国 (福建人民政府) 置,省会在南平县 (今福建南平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建宁、将乐、沙县、尤溪、南平、建瓯、政和等县市以北、以西地。同年12月改为延建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