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榆泽
即今洱海。在云南西部,大理市东。汉至南朝称叶榆泽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叶榆县:“叶榆泽在东。”
即今洱海。在云南西部,大理市东。汉至南朝称叶榆泽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叶榆县:“叶榆泽在东。”
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北四十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玉水又西北径猎山东。” 即此。今讹作腊山。
南朝梁置,为桂平郡治。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西五里。道光 《桂平县志》 卷4: “县以桂名,桂其土产也。” 隋属郁林郡。唐为浔州治。北宋嘉祐间,移治今桂平县。元为浔州路治。明为浔州府治。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
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十五里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下:黍谷山亦谓之寒谷,“山有风洞,洞口风气凛烈,盛夏不敢入,后人遂名之邹子祭风台”。
亦作卢石山。在今江苏灌云县东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中》:琅邪郡海安县有芦石山。
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索博日嘎苏木(辽庆州城)北二十里大兴安岭中之王坟沟(庆云山)。山麓有辽圣宗耶律隆绪、兴宗耶律宗真、道宗耶律洪基三帝及其后妃的陵墓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即今四川荣县西越溪河支流杨家河。《元和志》卷33旭川县:“大牢溪出县北铁山下,南流经县北。”大牢县以此名。《寰宇记》卷85应灵县:“大牢溪水一名赖溪。”清陈登龙《蜀水考》卷2:“大牢溪源出荣县北铁山,
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北四十里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 “新甫之柏”,即此。相传汉武帝在此封禅,建离宫于其上,遂改名宫山。古山名。即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北莲花山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“新甫之柏。”即此。相传汉
西周的都城。丰京为周文王所建,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中游西岸;镐京为周武王所建,在今长安县西北沣河中游东岸。至周幽王十一年(前771)幽王被犬戎杀于骊山止,丰镐一直是西周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196
在今浙江浦江县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浦江县:五路岭在“县南十里。长五里, 自县入郡所经也”。
在今新疆叶城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叶尔羌》: 楚鲁克 “在哈尔噶里克东南七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