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卫州

卫州

北周宣政元年(578)置,治所在汲郡(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)。隋开皇初郡废,大业初改为汲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卫州。贞观元年(627)移治汲县(今卫辉市)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汲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卫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、卫辉、辉县、浚县、淇县、滑县、新乡等市县地。金大定二十六年(1186)徙治共城县(今河南辉县市)。二十八年(1188)还治汲县。贞祐三年(1215)徙治胙城县(今河南封丘县北)。蒙古宪宗元年(1251)还治汲县。中统元年(1260)升为卫辉路。


北周宣政元年(578年)分相州汲郡置,治枋头城(今浚县西南)。隋大业初改为汲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为卫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移治汲县(今卫辉市)。天宝元年(742年)又改汲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卫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新乡、卫辉、辉县、浚县、淇县、滑县等市县地。宋、金属河北西路。金大定二十六年(1186年)以河患,移治共城县(今辉县市),二十八年复治汲县。贞祐三年(1215年)移治胙城县(今河南延津县北胙城)。蒙古宪宗元年(1251年)复治汲县。中统元年(1260年)升为卫辉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路额鲁特前旗

    即赛音诺颜部额鲁特前旗,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北特,大临河北岸,巴特曾格勒东。

  • 广威县

    ①北魏孝昌二年(526)置,治所在邯川城(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北岸)。西魏于此置浇河郡。北周属洮河郡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化成县置,为宁塞郡治。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

  • 石口镇

    一作岳山镇。即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五十里石口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江西省余干县北部。面积30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口,人口680。明代建村,以地多砾石且位河口,称石子口,简作石口。1950年

  • 连滩墟

    即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。南朝梁于此设安遂县,唐改为晋康县。后又名晋康镇。明置晋康巡司驻此。

  • 弥兰大河

    即今印度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附“广州通海夷道”: “ (提��国) 其国有弥兰大河, 一曰新头河, 自北渤昆国来, 西流至提��国北, 入于

  • 光相寺

    原名普光寺。唐宋时名光相寺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金顶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2嘉定府:光相寺“自白水至寺,历八十四盘,山径如线,可通登跻,如是者六十里至峰顶,即普贤示现之处。寺屋皆以板为之”。南宋范

  • 长江埠

    即今湖北应城市东南四十里长江埠街道办事处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绩溪县

    唐大历元年 (766) 改北野县置,属歙州。治所即今安徽绩溪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28绩溪县: “此县北有乳溪与徽溪,相去一里,并流离而复合,有如绩焉,因以为名。” 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属徽州。元

  • 马市

    ①即今江西修水县西,修水北岸马坳镇。清时于此设讯。②或作牛马市。晋代洛阳市场。在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东建春门外二里谷水南。《太平御览》卷827引陆机《洛阳记》曰:“马市在城东。”《水经·

  • 大阳

    即上阳。在今河南三门峡市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陕县:“北虢在大阳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。因处大河之阳,故名。晋败茅戎于大阳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