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都

南都

①西汉末称宛 (今河南南阳市) 为南都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 王莽 “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。……洛阳称中,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”。宛在洛阳之南,故称南都。东汉时因南阳郡是光武帝生长之地,在京都洛阳之南,亦称南阳郡治宛为南都。张衡有 《南都赋》。

②西晋末鲜卑拓跋猗卢修筑故平城,以为南都(盛乐城为北都)。故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。

③唐肃宗上元元年 (760) 升荆州为江陵府,建号南都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(故江陵县城)。二年 (761) 罢。次年又号南都。不久又罢。

④五代南唐交泰元年 (958),南唐升洪州为南昌府,建为南都。即今江西南昌市。北宋建隆二年(961),南唐自江宁府 (治今江苏南京市) 迁都于此,同年还都江宁府。

⑤明人亦称南京为南都。莫应箕著有 《南都应试记》。


(1)东汉陪都之一。因南阳郡为光武帝故乡,又位于京都雒阳之南,故称南阳郡(治宛县,今河南南阳市)为南都。张衡著有《南都赋》。(2)西晋末鲜卑拓跋猗卢修筑故平城,以为南都(盛乐城为北都),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。(3)五代南唐交泰元年(958年),李璟升洪州(今江西南昌市)为南昌府,建南都。北宋建隆二年(961年),南唐自江宁府(治今江苏南京市)迁都于此,同年还都江宁府。(4)唐上元元年(760年)升荆州为江陵府,建号南都。次年罢。三年复称南都,旋又罢。(5)明人称南京为南都。吴应箕著有《南都应试记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末恭城

    在今四川汶川县境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贞元十六年(800),“韦皋拔末恭、顒二城”, 即此。在今四川省汶川县一带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贞元十六年(800年)“韦皋拔末恭、颙二城”,即此。

  • 长安州

    ①元至正十七年(1357)朱元璋改长兴州置,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。1362年复名长兴州。②明永乐五年(1407)属建平府。治所在威远县(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宁平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南宁省部分地。宣德

  • 乳泉

    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中和镇 (旧儋州城)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5昌化军: 乳泉 “东坡居儋耳城南天庆观,得泉甚甘。作 《乳泉赋》”。

  • 左原山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:左原山“在县东北三十五里。群峰环绕,中有田二千余亩,居民悉藏谷中”。

  • 金川州

   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金川县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
  • 鲜虞县

    隋开皇初改安喜县置,属定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。大业初为博陵郡治。唐武德四年 (621)复为安喜县。古县名。隋改安喜县置,治今河北省定州市。为博陵郡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为安喜县。

  • 河口县

    清宣统三年 (1911) 置,属康定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雅江县雅砻江东岸河口乡。1913年改为雅江县。(1)古旧县名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置。治今四川省雅江县。属康定府。1913年改名雅江县。(2

  • 蒿水桥

    在今河北巨鹿县南贾庄附近。《明史·卢象昇传》: 崇祯十一年 (1638),“师至蒿水桥,遇大清兵”,激战败死。在今河北省巨鹿县南贾庄附近。明崇祯十一年(1638年),卢象升于此遭遇清兵,军败战死。

  • 平堤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信都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景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63枣强县:平堤废县“以界内多古堤,因以为名”。东汉废。

  • 宜湘镇

    北宋置,属清湘县。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七十里宜湘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北。北宋属清湘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