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通市

南通市

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南通县城郊区析置,隶苏北行署区,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。1952年属江苏省。


简称通。在江苏省东南部、黄海之滨、长江口北岸。面积 8527 平方千米(市辖区381平方千米)。人口777.6万(市辖区83万)。辖崇川、港闸二区和海安、如东二县,代管如皋、通州、启东、海门四县级市。市人民政府驻崇川区。五代南唐置静海制置院;后周改静海军。周显德五年(958年)置通州,并筑城;又置静海县为州治。辖今长江以北泰兴、如皋以东地区,以其地据江海之会,为通吴越之路命名。明万历《通州志》:“州之东北海通辽海诸夷,西南江通吴粤楚蜀,内运渠通齐鲁燕冀,故名通州。”北宋天圣元年(1023年)一度改名崇州,以其兼辖崇明镇而名。明道二年(1033年)复为通州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为通州路,二十一年降为通州,属扬州路。明洪武初仍为通州,省静海县入州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升为直隶州。为有别于直隶顺天府通州(今北京市通州区),俗称南通州。1912年废州为南通县。1914年属苏常道,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49年析南通县城置南通市,属苏北行署区南通专区。1950年改由苏北行署区直辖。1952年改属江苏省,升省辖市(地级)。1958年复归南通专区领导。1962年再改省辖市(地级)。1983年撤销南通地区,原南通地区海安、如皋、如东、南通、海门、启东6县划属本市。1989年启东县改市,1991年如皋县改市,1993年南通县改设通州市,1994年海门县改市。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,地势低平。狼山等古陆浅丘群倚江而立,其中军山最高,海拔118米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市郊农产有棉花、玉米、稻、小麦、大豆、花生、黄麻、薄荷、留兰香和生猪、蚕茧、淡水鱼。为全国重要产棉区之一。海洋渔业发达,有吕四港、东凌港、小洋口港等著名渔港。为江苏省重要工业城市。有纺织、机械、电子、化工、农药、轻工、食品等部门。纺织工业尤为著名。水陆交通便捷,西起天生港,东抵江海港,为江苏省重要外贸港区。有南通—香港、南通—日本等航线,集装箱货运可转达世界各地;内河运输有至上海、南京、武汉、重庆等航班以及通扬、通吕等航线。东兴机场有飞往北京、广州、厦门等定期航班。宁通高速公路、204国道以及通扬、通掘、通吕等公路纵横全境。南通汽渡连接常熟、张家港,沟通大江南北。有南通医学院、南通工学院、南通师范学院。名胜古迹有濠河风景名胜区(有天宁寺、太平兴国教寺、曹顶墓等)与狼山风景名胜区(有广教寺、骆宾王墓、张謇墓等),建有张謇纪念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网师园

    在今江苏苏州市葑门十全街。原为南宋史正志“万卷堂”故址,号“渔隐”,后荒废。清康熙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重建,借“渔隐”原意, 自比渔翁,故称网师园。乾隆间又圮,后瞿宗吉修葺,又名瞿园。光绪时恢复网师园

  • 唐龙镇

    即唐隆镇。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南黄河西二十里。

  • 牛头河

    在今山东西南部。首受南旺湖水于嘉祥县北,东南经济宁,至塌场口,入于旧运河。明初开此以资运道。自运渠东徙,河水南流,此河与故渠同塞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济宁州“芦沟泉”条:“牛首之渠,来自西南,出于鱼、沛

  • 罗带水

    即今四川芦山县东芦山河,为青衣江上源东支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卢山县: 罗带水 “经县东五十步”。

  • 岷州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,属河州卫。治所在今甘肃岷县。十一年 (1378) 升为岷州卫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驻今甘肃省岷县。属河州卫。十一年升为卫。

  • 媚川郡

    五代南汉置,属常乐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0廉州: 媚川郡,“ 《通略》 开宝五年载: 初刘在广南置媚川郡, 令人入海采珠,溺死者众,诏废之。今合浦县尚有媚川馆”

  • 管山口镇

    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铜陵县: “管山口镇在县东。”

  • 统境关

    清置,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五里。清同治 《酉阳直隶州总志》 卷4: “康熙七年设立千总,防关隘路,通郁山、黔、酉,为近城扼要之所。”

  • 西江阳郡

    一名江阳郡。东晋侨置于武阳县,属益州。治所在江阳县(今四川彭山县东北)。南朝梁为江州治。北周州郡并废。

  • 卢阳乡

    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三十八里冠军。西汉置冠军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阳郡冠军县:“故穰县之卢阳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