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十六路

十六路

南宋建炎元年(1127)诸路遍设安抚司,掌一路兵民之政,代替转运司成为一路的主要统治机构。南宋初分境内为:两浙东、两浙西、京西南、淮南东、淮南西、江南东、江南西、荆湖南、荆湖北、成都府、潼川府、利州、夔州、福建、广南东、广南西十六路。四年,江南东、西两路合为一,绍兴元年(1131)复分为东、西两路。十四年,利州分为东、西两路。乾道四年(1168)又合为一路,复旧制。其后又时有分合,至嘉定三年(1210)复合为十六路。


南宋建炎元年(1127年),诸路遍设安抚司,掌一路兵民之政,代替转运司成为一路的主要统治机构。南宋初分境内为两浙东、两浙西、京西南、淮南东、淮南西、江南东、江南西、荆湖南、荆湖北、成都府、潼川府、利州、夔州、福建、广南东、广南西十六路。四年,江南东、西两路合为一,绍兴元年(1131年)复分为东、西两路。十四年,利州分为东、西两路,乾道四年(1168年)又合为一路,复旧制;淳熙二年(1175年)又分两路,三年复合,五年又分,绍熙五年(1194年)再合,庆元二年(1196年)又分,嘉定三年(1210年)复合为十六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谷远县

    西汉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即今山西沁源县。西晋废。

  • 亏容土司

    民国间属石屏县,在今云南红河县东南下亏容一带。

  • 固东汛

    即今云南腾冲县北七十 一里固东镇。清有千总外委驻守。

  • 八政堡

    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八政村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》 “金鸡堡”条下:八政堡“在县(按指平陆县旧治)东北三十里”。

  • 大雷山

    ①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湖中有大雷、小雷、三山,亦谓之三山湖。”又引杨泉《五湖赋》曰:“大雷小雷,湍波相逐。”②即今浙江奉化市西南大雷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奉化县:大雷山在“县西

  • 始康县

    ①东晋安帝时置,为始康郡治。寄治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。《南齐书·州郡下》: “泰始中,成都市桥忽生小洲,始康人邵硕有术数,见之曰: 洲生近市,当有贵王临境。” 梁移治今新都县南一里。西魏废。②南朝宋元

  • 朱珊泊

    在今安徽萧县西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萧县:朱珊泊“在县西十里。即朱珊渡也”。

  • 东陈县

    南齐建元二年(480)置,属龙安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。陈太建五年(573)废。古县名。南朝齐建元二年(480年)置,治今安徽省太湖县东。陈太建五年(573年)废。

  • 南川营

    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北南川河畔。一说在湟中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地·西宁府二》: 南川营 “在西宁县南五十里。旧名伏羌堡,明嘉靖十四年筑城,周三里有奇,南去暗门边墙三十里。本朝初设守备,今改都司”。又称伏羌堡。

  • 温泉峡

    亦名温汤峡、温塘峡、东阳峡。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区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5重庆府:温汤峡 “在巴县西南 (北) 一百六十里。上有温泉,自悬崖下涌出,四时腾沸如汤。唐乾符中置温汤寺”。此系缙云山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