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城
①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四十里。汉置利县于此。
②唐南诏置,属永昌节度。在今云南梁河县西十四里勐宋。
③在今河南林州市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林县“辅岩城”条下:利城,“唐置铁冶处。宋至和中废”。
(1)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北新沐河北岸。三国魏属东海国。西晋属东海郡。北宋改为利城镇。(2)即今云南省梁河县西勐宋。南诏属永昌节度。后废。
①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四十里。汉置利县于此。
②唐南诏置,属永昌节度。在今云南梁河县西十四里勐宋。
③在今河南林州市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林县“辅岩城”条下:利城,“唐置铁冶处。宋至和中废”。
(1)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北新沐河北岸。三国魏属东海国。西晋属东海郡。北宋改为利城镇。(2)即今云南省梁河县西勐宋。南诏属永昌节度。后废。
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中蒙交界处哈拉哈河。《辽史· 圣宗纪》: 开泰四年 (1015),于厥叛,“ (耶律) 世良惩创,既破迪烈得,辄歼其丁壮。勒兵渡曷剌河,进击余党”。即 《金史· 夹谷清臣传》 之
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,东南接徽岭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卷5绩溪县:佛论岭“在西北四十里。高四百五十仞,周四十里。《祥符经》云,昔尝有高僧讲论于此,故名”。
在今甘肃华亭县北四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一作嘉班城。在今辽宁抚顺市东甲邦。《清太祖实录》卷1:癸未年(明万历二十一年,1593)五月,“上即往攻尼堪外兰于图伦城,尼堪外兰预知之,弃军民,携妻子,遁于甲版。……(八月)上复率兵征尼堪外兰于甲版
南北朝时西域罽宾国都城。在今克什米尔斯利那加附近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罽宾国 “都善见城”。
①北周改南青州置,治所在团城 (今山东沂水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沂水、沂源、蒙阴、莒县、莒南、日照及江苏赣榆等县市地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贞观八年 (634)废。②金大定二十四年
金置,属卫县。在今河南淇县附近。
①在今河北东北部,为滦河支流。源出辽宁凌源市西南,西南流入河北宽城、青龙二满族自治县,经卢龙、迁安二县南入滦河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永平府: 青龙河 “在迁安县北七十里,其源自口外来,经桃林口入漆河”。
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: 旗纛山 “在司东南二十里。状若旌旗”。
春秋宋国都城的外城门。在今河南商丘县南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一年 (前521),“宋城旧鄘及桑林之门而守之”。杜注: “旧鄘,故城也。桑林,城门名。”春秋宋国都城(今河南商丘市南)外城门。《左传》昭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