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三十里丁蜀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荆溪县: “蜀山镇在城东南二十七里。” 有巡司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宜兴县东南有 “蜀山镇”,“蜀山距治二十七里,依蜀山濒蜀山河,以出
南朝陈置,属高凉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。后改为良德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陈置,治今广东省高州市东北。属电白郡。陈末改名良德县。
即今山西稷山县西南下迪乡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 “小河镇”条下:下迪镇“在县西二十里……明嘉靖中筑”。
①又名新河。在今江苏丹阳市东。元《至顺镇江志》卷7:九曲河“在丹阳县北,首起漕渠,尾距江口委曲七十里,今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镇江府丹阳县:九曲河“在县北。南接漕渠,北达大江。委蛇七十余里,亦谓之新
即今浙江嘉善县治西北十二里千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嘉善县“陶庄镇”条:千家窑镇“在县西北十二里。民皆业陶”。
①春秋时吴都(今江苏苏州市)北门。《吴地记》:“平门,北面有水陆通毗陵。子胥平齐,大军从此门出,故号平门。东北三里有殷贤臣申公巫咸坟,亦号巫门。西北二里有吴偏将军孙武坟。”②又称西安门、便门。汉长安城
①在今江西武宁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 箬溪港 “在 (武宁) 县东北六十里,源出丫髻山”,入修水。②一名若溪水。指今浙江长兴县长兴港自县城至太湖的一段江道。《寰宇记》 卷94长兴县: “箬溪
即今陕西凤县东北龙口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二年(955),蜀将李廷珪“遣骑兵出斜谷,屯白涧”,即此。《九域志》卷3:凤州梁泉县有白涧镇。古镇名。即白涧城。在今陕西省凤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
①一名黄山。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东北五里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,南望伊洛,东望谷城之山。”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黄石公与张子房相期,“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,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”。
明初置,直属云南布政使司。治所即今云南临沧县。清乾隆十二年 (1747) 改为缅宁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