冶河镇
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二十里冶河镇。旧名城上堡,清名冶河堡。为栾城县北通石家庄的交通要道。
在河北省栾城县中北部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程上,人口 3450。因镇东有冶河故道得名。历为重镇,曾有皇帝行宫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为县粮棉高产区。有机械、化工、服装、地毯等厂。308国道经此。
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二十里冶河镇。旧名城上堡,清名冶河堡。为栾城县北通石家庄的交通要道。
在河北省栾城县中北部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程上,人口 3450。因镇东有冶河故道得名。历为重镇,曾有皇帝行宫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为县粮棉高产区。有机械、化工、服装、地毯等厂。308国道经此。
亦作洋马场。即今四川崇州市东北二十里羊马镇。清光绪《崇庆州志》卷3:羊马场“滨羊马河南岸,烟火数百家,买卖颇盛”。
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72: “塔尔巴哈台城东曰和博克河,发自和博克赛里山,三源并出,东南流,经库克申仓北,左会博依伦水,又东南伏于戈壁。”
在今陕西府谷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》:半坡山“在府谷县西七十里”。
即黄淳水。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淯水 (今白河) 支流赭水一段的别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 王莽地皇三年 (22),“ (刘) 縯复收会兵众,还保棘阳。(甄)阜、(梁丘) 赐乘胜留辎重于蓝乡,引精兵十万南渡潢淳”
在今贵州独山县南百二十里尧棒乡。明、清置三捧土舍。
在今山东肥城市西南。经平阴县东南、东平县东至戴村坝,分支西北出为大清河,西北注黄河;正渠西南流合于大汶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泰安府东平州:“东有汶水自泰安入,右纳汇河”,即指此水。
即今安徽青阳县南所村,东距陵阳镇七里。清乾隆 《青阳县志》 卷1: 东南陵阳乡十三都有所村。
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七十六里余杭镇。东汉改属吴郡。三国吴宝鼎元年(266)属吴兴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为杭州治,次年徙州治钱塘县。大业初属余杭郡。唐属杭州。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,查浦之西。《晋书·温峤传》:东晋咸和三年(328),苏峻叛乱,陶侃、温峤入援,“侃屯查浦,峤屯沙门浦”。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三年(328年),陶侃、
集镇名。在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南部、松花江畔。小白山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3000。“红旗”系满族八旗兵红旗营驻地,后成村名。主产稻、蔬菜。养殖业发达。有化工、食品、制砖等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