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共山

共山

①在今河南济源市北十三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沇水“潜行地下, 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”。

②在今河南辉县市北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“共伯既归帝政,逍遥于共山之上。山在国北,所谓共北山也。仙者孙登之所处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49辉县:共山“亦谓之九峰山,又谓之共北山。苏门之别阜也”。


又称共北山、九峰山。在河南省辉县市北。海拔718.4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共北山,淇水所出。《水经注·清水》:共山,在共伯故国北,所谓共北山也。县志亦谓之九峰山,苏门之别阜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口堡

    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北九十里山口。明弘治间于此置巡司。后废。

  • 胡麻岭

    在今甘肃定西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安定县 “双峪岭” 条: “又南四十里为胡麻岭,相传张骞自西域还,种胡麻于此而名。”

  • 外富津河

   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部东南流入日本海之阿瓦库莫夫卡河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:外富金河“在瑚叶克河北, 出锡霍特山东麓,东入海”。

  • 呼奴山

    又名狐奴山。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元一统志》: “呼奴山在顺州。” 顾炎武 《昌平山水记》 卷下: “狐奴山其北麓鸟道而上里许,渐宽渐平,有寺,寺后有小石城,山下有龙潭,今涸。山西南百步有汉

  • 小禄山

   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会同县:小禄山在“县西二十里。下有涧水,分二派灌田”。

  • 仙崎寨

   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仙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福州府长乐县“黄崎寨”条:“《志》云,县有仙崎寨、广石寨、东山寨,与黄崎为把截四寨。”

  • 石湫镇

   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海州:石湫镇在“州南二十里。旧有石湫。宋绍兴三十一年, 金人围海州, 张子盖自镇江赴援,至楚州,先趋涟水,择便道以进, 至石湫堰, 击败敌兵,是也。今镇东北有九洪

  • 岐阳镇

    北宋置,属扶风县。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岐阳村。

  • 折桅子岩

    在今四川忠县东四十五里,下为长江折尾滩。清陶澍《蜀輶日记》:“折桅子岩脚如败瓮,舟行避之,反漩入不得脱而尾折,岁坏船无数。”道光《忠州直隶州志》卷1:折尾滩“乾隆四十年间, 州刺史甘隆滨沉铁无算,以治

  • 党峪集

    即今河北遵化市南四十五里党峪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4遵化州图: 南有党峪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