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噶巴喀玛山
即今西藏那曲县那曲河南岸的龚喀巴、龚喀玛二个山峰。藏语“龚喀巴”意为凹形白额公牦牛峰,“龚喀玛”意为凹形母牦牛峰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载:“公噶巴喀玛山,在哈喇乌苏河源之南岸。”
即今西藏那曲县那曲河南岸的龚喀巴、龚喀玛二个山峰。藏语“龚喀巴”意为凹形白额公牦牛峰,“龚喀玛”意为凹形母牦牛峰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载:“公噶巴喀玛山,在哈喇乌苏河源之南岸。”
即今福建金门岛东陈坑。旧属同安县,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陈坑巡司于此。清初废。
即结树边卡。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。民国《西康西藏详图》作吉树边卡。
在今蒙古国西南部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会昌二年(842),黠戛斯击败回鹘,遣将军踏布合祖等至天德军,言“将徙就合罗川,居回鹘故国……”。胡三省注:“回鹘旧居薛延陀北娑陵水上,去长安七千里。开元中破突厥,徙
在今河南汝南县城内。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属中都留守司。后废。
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北努敏河。源出小兴安岭,西南流入呼兰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呼伦河”条下:通肯河“又东有纳敏河、额叶赫河、呼拉库河,南入呼伦河”。
在今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。元至元朝就丞相托克托故宅改建,初名崇国寺 (北寺)。明宣德四年 (1429) 改名大隆善寺,成化八年 (1472) 改称大隆善护国寺。清康熙六十一年 (1722) 修缮后,改
亦作车离、珠利耶、注辇。约当今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科佛里河与佩内尔河之间的地区。最早见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的碑铭。
在今广东新会市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57新会县:“西熊洲、东熊洲俱在县南二十七里海心,有孤山相对耸上。”
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南。《北史·傅竖眼传》:文成拜傅竖眼父灵越为青州刺史,“镇羊兰城”。宋乃以灵越叔父“乾爱为乐陵太守。乐陵与羊兰隔河相对”。在今山东省惠民县东南。《北史·傅竖眼传》:文成拜傅竖眼父灵越为
即今湖北竹溪县南汇湾河北源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竹溪县: 南江河 “在县南七十里。源出陕西平利县,亦名南阳河,至县南三十里水坪河口合于柿河”。汉水支流堵河上游。在陕西省南部。源于镇坪县西南与重庆市交界